而跟蘇聯體係相差較大的美國體係,例如美國的傳奇名將邁克爾??約翰遜。在1996年洛杉磯奧運會的前一個月,他在世界各地參加100米200米跑,十天八天就一場,頻次之高且比賽成績越來越好,目的是調整到奧運會競賽的最佳狀態,這與中國傳統的奧運會封閉式備戰訓練,思路不一樣。
雖然美國運動員磕藥情況泛濫,但這套理論體係經過美國十幾年的實驗證明它是沒錯的,而且很適合吳子義——正確的理論+無法被檢測出的“腎上腺素”。
當然,擁有係統的吳子義也不是鋼鐵俠,受了傷並沒有仙豆能讓他直接恢複,為了確保身體不受傷,在大賽間隔的訓練期間,吳子義的訓練量將會降低到冬訓期的50%以下。
—————————
訓練場上,吳子義正做著起跑反應訓練,和在桂林市隊訓練期間做的“聽槍跑”訓練不同,吳子義此時做的起跑反應訓練並不是“聽槍”。
勞毅先說一聲:“預備。”,吳子義膝蓋離地、直臂撐地、臀部腿部肌肉繃緊。隨後勞毅並沒有“發槍”。而是在吳子義身後拍了一下他的屁股,吳子義感受到了勞毅的拍打,迅速蹬腿起跑。
不用發槍而是用拍打的方式,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常識:聽覺反應並不能快過觸覺反應。
在運動員的起跑反應階段,並不是單一的依賴於感覺器官(耳),事實上身體觸感反應比聽到聲音再做動作要明顯更快。起跑反應不是“聽覺”的問題,而是聽槍“身體感”的問題,起跑作為百米跑中的“環境”因素之一,它是跑的技術的有機組成部分。
這些是吳子義前世從蘇炳天與程誌理的訓練學對話錄中提取出來的知識,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前世吳子義學到的短跑理論,吳子義都將其與陳文仲帶領的廣西短跑隊教練組進行了溝通探討。陳文仲等人自然是非常驚訝,原以為吳子義的身體天賦已經足夠好了,沒想到他的運動學思考能力也遠不是同齡運動員可比的。
吳子義被誇得不好意思,畢竟這些知識在國外算不上“先進”,在國內其實也有這樣的訓練,但這樣做的具體原理,國內暫時還沒有學者研究、將其係統成文,所以吳子義隻能說是從外網學來的。
教練組在研究了吳子義所敘述的理論知識後,將他們覺得有用的、適合短跑隊的都提取出來,用在了日常的訓練上,吳子義和勞毅的起跑反應練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吳子義從未因為擁有係統而放鬆過訓練,畢竟他所獲得的這個係統需要他不停地拿冠軍才能獲得屬性點數獎勵,它並不能直接使吳子義無敵,拳打美國加特林、腳踢牙買加博爾特。
真正的大師,永遠懷著一顆學徒的心,更何況吳子義還隻是個弟弟。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9527522/676980269.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