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第五章:真假太子(1 / 2)

05、真假太子

公子昭?

田豐與九先生彼此眼神交流,田豐會意,馬上起立擊掌說道,“有了!大帥,田某想到一法,可解當下之憂!”

匡立與章豫聞言,皆是精神一振。在東齊帝國朝堂上下,田豐素以足智多謀而著稱,何況其身邊現在還有三絕靈師九先生!

田豐說道,“若是田某所言,有不當之處,還請九先生補充一二!……田某以為,當‘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南燕之天下人,隻知有太子平,而不知有公子昭,我們何不公之於眾,令其不亂而亂?我們不妨廣播消息,就說老國師樂山已奉先帝遺詔,廢除太子平,另立公子昭為太子,並傳承之‘南燕玉璽’!這樣一來,無論是南燕真宗姬平,或是吾國國君,必然會將焦點,重新盯在樂山與公子昭的身上!而匡帥手中贗品之事,即可帶過不提!隻等南燕星火重新燎原之時,將是我東齊再度南征之期!”

“好計!妙計!”

主將章豫不禁拍案叫絕,而大帥匡立也是頻頻點頭。丞相田豐則望向九先生,請他作一補充。

九先生稍作沉思,緩緩說道,“田相大人此計甚妙,在下也覺得無懈可擊。若是南燕上下同欲,則如鐵板難攻;若是南燕雙子奪嫡,則勢必分裂!太子平,已經自稱為‘真宗’,並獲得眾多邊將擁護,不日必將殺回帝都!至於樂道兄,他既然守護著公子昭,也必定有所圖謀,難免會受到真宗猜忌。正所謂一山難容二虎,一國不可二君!若在下沒有猜錯,此時樂道兄應帶著公子昭,已經走在逃亡路上了吧!嗬嗬,在下以為,東齊當以支持公子昭與樂道兄這一方!…不若,在田相妙策基礎之上,我們再來添油加醋、火上澆油。我們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三位大人意下如何?”

“哈哈哈,妙呀,妙呀!”

田豐三人不禁放聲大笑,一起為九先生豎起了大拇指!

於是,四人重新坐落,將所有計劃,再度優化一番。章豫則喚來仆人,添加了新茶與一些靈果。此時,匡立想著自己白忙一場,苦苦數月卻隻取回了“南燕玉璽”贗品,而不日班師還朝,即將麵聖複命,自己該如何應對?於是,匡立誠意向九先生與田豐兩人請教對策。

田豐與九先生各以茶水,在桌子上各寫了一字。

田豐寫的是……“忍”!

而九先生寫的,則是……“謙”!

匡立身為東齊名帥,曆經浮沉,見字即心中明亮;而章豫作為東齊名將,一向以勇著稱,則希望田相大人與九先生,能否解釋一下,好讓自己也能增長智慧。

田豐撫須慢言,“所謂‘忍’,心字頭上一把刀也!戒急,用忍!此次南征,眾人的目光都聚焦於大帥,大帥一絲一毫之錯失,如日之蝕,必將被有心人無限放大!因此,大帥不妨以退為進,不求請功、先求請罪,獻上南燕諸寶之後,即交出兵權,閉門休養!而麵對所有的責難非語,一律忍耐!”

九先生也表示認同,他悠悠說道,“田相之言甚是!所謂‘謙’,地山為謙!《易經》有雲,山在地下,故曰為‘謙’。古聖有訓,‘沉、潛、飛、動’!隻有沉潛蓄勢,才能一飛衝天!自古以來,不招人妒是庸才。更何況,大帥如今威震靈瓏諸國!不過,謙讓、忍辱,不等於怕事、懦弱,隻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世間是顛倒的,因此欲低則先高!大帥在低調謙忍之前,不妨借助符甲鐵騎,再演一出好戲,再燒上一把火!……”

匡立與章豫深感佩服,沒想到九先生年紀輕輕,見識卻是如此非凡,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中瓏洲”,果然是人才濟濟,精英輩出!

章豫傲然而立,向九先生拱手說道,“好!末將願意聽從大帥與先生的安排,率領符甲鐵騎,殺一殺南燕真宗的威風!”

而匡立,則悄悄向田豐打了個眼色,希望能探明九先生的誌向,田豐則示意一切莫急。山中之人,肯定是恃才傲物,心高氣盛,又豈會如此容易被俗世所牽扯。

接下來,四人就在書房,展開東齊邊境與南燕的山河地形圖。

九先生顯然是熟讀兵書,精通謀略。他指著劍門關與南燕邊城燕嶺說道,“劍門、燕嶺,兩城相隔千裏,少平原,多山道。南燕各路義軍,應在南返邊城的路上,顯然想不到我方敢追擊,不會有什麼防備。章將軍可率領三千鐵騎,借助符甲的符陣加速,連夜快馬加鞭,必可一日一夜即能追上南燕人馬,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然後,請章將軍務必拉滿仇恨,且戰且敗,以誘惑敵軍轉頭追殺而來!田相與在下,則率七千鐵騎,埋伏在半路山區之葫蘆穀,在下會布下‘七煞陰風符陣’,必將在葫蘆穀盡困追兵。至於匡帥,可親率一萬鐵騎,藏於燕嶺關外山內,隻等南燕敗軍大亂,即可奔襲燕嶺!……到時候三路夾擊,南燕各路義軍必定大敗!”四人仔細商量一番,隨後諸將連夜率軍出發。

卻說南燕邊城“燕嶺關”,同樣是據險而守,城堅嶺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