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站在曆代秦君的肩膀上,依靠秦國的地理優勢,用自己的雄心,魄力,才略把一手好牌打到了極致,以勢如破竹水到渠成之勢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不要覺得沒有秦始皇,換一個人,或者是換成你自己也可以統一天下!
曆史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得多了!袁紹,陳友諒,李自成等等,不都是一手好牌,最後打得稀爛?
有統一天下之勢,卻無統一天下之才!或被人消滅,或偏安一隅,或吐血而死。
如果要說秦始皇的功績的話,首先要說的就是廢分封行郡縣!
在秦統一六國之後,當時的丞相王琯建議:像燕國、齊國、楚國這些地方,離我們的核心區域關中太遠,如果不設立封國的話,恐怕難以鎮守,您最好把它們分封給您的兒子們。
乍一看之下,說得好像挺有理。
但秦始皇覺得這個問題比較重要,還是把這項建議作為正式議程,擺上早朝討論了一下。
在朝會的時候,廷尉李斯站出來說話了。
他認為當初周文王、周武王分封時分給的大多數都是同姓的子弟最開始也是本著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初衷。
在就是周朝滅商完全是搞偷襲,乘著商朝主力在和異族交戰,聯絡各個諸侯偷襲的,得國不正,所以隻能分封。
但幾代人下來之後,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再見麵都跟仇人一樣,哪裏還有什麼同宗之情?
那個時候,胳膊粗得已經漸漸顯現出來了,周天子也阻止不了!
現在好不容易在陛下的威武之下,統一四海,一定不能走周朝的老路,而是要走郡縣製的道路,將天下的權力攏到您的手中!
如果您要恩賜宗室和功臣,可以通過稅賦重重地賞賜,分錢不分權,全國沒有能夠和中央抗衡的力量,才是比較安全的計策!
秦始皇覺得說得真好,覺悟真高,然後就決定了,就按李斯說的辦!
秦國雖二世而亡,但華夏大一統的思想和觀念被深刻貫入每一個華夏人的骨髓和內心!
華夏也開始了兩千年之久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封建曆史輪回!
兩千年裏,有秦末楚漢,西漢末年,東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末群雄,唐朝藩鎮,五代十國,宋金遼夏,元末,明末等等!
不管那一次,也不管多長時間的!
當時的英雄豪傑和人民大眾,總是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來統一天下,結束亂世!
統一民心所向,分裂不得人心!因為在後世子孫的眼裏,整個華夏大地就理所應當的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正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天子隻有一個!龍國也隻有一個!
信心的來源就是之前有很多朝代做到過,有的朝代還延續了很多年。
第一個榜樣就是大秦帝國,哪怕它統一持續的時間並不長久!
華夏一統的思想觀念幾乎是每一個華夏人與生俱來的!
那是華夏民族的靈魂基因!
每看到有一塊土地被割據出去分裂出去,心裏就不痛快,不舒服,非得要幹幹淨淨,徹徹底底地統一過來,收複過來,心裏才痛快才舒服!
否則,就像一塊石頭壓在胸口上,讓人窒息難受!
秦皇為什麼應該被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