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土默特部因不滿朝貢,率軍攻打大明,當六部官員詢問如何處理時,嚴嵩卻對奏折置之不理。”
“這直接導致蒙古騎兵在京郊大肆搶奪當地百姓財產,足足擾亂了八日之久而後安然無恙離去。”
“故,當地百姓嘲諷嚴嵩為青詞首輔。”
“砰!”
朱棣勃然大怒,氣的渾身發抖。
“蒙古都打到門前了,居然還有心思做詞?!”
“足足八日啊!!竟然讓蒙古人在京郊肆意殺戮強掠了整整八天。”
“如此重要的事情,朕不相信嘉靖不知道,更不相信邊關衛所不知道!當地將士在幹什麼?!皇帝又在幹什麼?”
他五征蒙古,打的北元逃竄,大明將士足跡直達瀚海。
從來隻有他大明打別人的份,什麼時候輪到蒙古人在大明的地盤肆意橫行了?!
“嚴嵩認為,臣下對皇帝隻能順水推舟,唯命是從。隻要討的皇帝的歡心,那麼一切都是值得的。”
“隻要皇帝喜歡,不論多麼荒唐可笑,不論多麼為世人所不容,嚴嵩都會去做。”
“他從不會思考百姓的得失,在他看來,百姓是無關緊要的,千萬黔首的死,嚴嵩從不在乎。”
“相比起來,他覺得皇帝的愛好喜好更加重要。”
……
嬴政眼睛眯起,他覺得這人和趙高有些相似。
唯一不同的是,趙高是在他死後才獲得的權勢,而嚴嵩卻是皇帝喜愛的寵臣。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不論何時何代,都免不了。
“罪二:陷害忠良。”
“嚴嵩早年中進士,後遇事十年後才登上朝堂,為了升官,他瘋狂示好同鄉禮部尚書夏言。”
“而後,他步步高升,在夏言成為大明首輔時,嚴嵩也成為了禮部尚書。”
“隨後,為了進內閣,成為首輔,夏言便成了嚴嵩的眼中釘。”
“1538年,由於大禮儀事件,嚴嵩盡改前言,改為支持嘉靖,這一舉動獲得嘉靖青睞,成功進入內閣,而首輔夏言,卻被革職。”
”1548年,夏言受牽連入獄,嚴嵩傳流言,稱夏言私下不滿嘉靖崇道,稱嘉靖為昏君。”
“十月,夏言被斬,而嚴嵩,踏著同鄉夏言的屍骨,成為了大明首輔。”
“後十餘年,嚴嵩大肆或下放或入獄朝中忠臣良臣,朝綱為之破敗。”
“罪三:權傾皇室。”
“嚴嵩有一子,為嚴世蕃,三皇子裕王因為不為嘉靖所喜,是故嚴嵩父子對他也趨於冷淡。”
“在嚴嵩父子的影響下,戶部連每年給裕王的歲賜一連三年不發放。”
“最終,還是裕王花了一千五百兩銀子賄賂嚴世蕃,戶部才將歲賜補上。”
接著是一副畫麵。
畫麵中,一個衣著華麗,肥胖醜陋的男子在眾人麵前哈哈大笑,一臉的炫耀:“哈哈,連皇帝的兒子都要給我送錢,這天下還有誰不敢給我送錢?”
“砰!”
朱元璋瞬間站了起來,麵色鐵青,帝威如臨深淵。
“好一個皇帝的兒子都要送錢,好啊!”
朝堂之下群臣紛紛跪俯。
他重視親情,所有的子侄均有封地,哪怕是想要謀反的朱文正,也不過是囚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