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也足夠義氣,起碼在位的時候,他沒有殺自己,隻是乾隆皇帝一去世,下一任嘉慶皇帝就直接斬了自己。

和珅此時怎麼想也想不明白,自己未來為何不去討好嘉慶。乾隆皇帝那時已經年歲已高,明顯很快就不行了,自己未來如果沒有被驢踢過腦袋的話,應該會去討好一波嘉慶皇帝的啊。。。。

怎麼會淪落到乾隆皇帝剛剛去世,嘉慶皇帝就直接把自己打入大牢,直接就要斬了自己。。。。未來的自己。

有那麼不招嘉慶皇帝喜愛嗎?我這麼有本事。

難道說,是自己未來做了什麼得罪嘉慶皇帝事的?

和珅思考著,卻怎麼也想不明白。

此時的和珅並不知道,未來的他身為朝廷第一權臣,他怎麼可能不巴結未來的下一任皇帝嘉慶,他又不是傻子,知道乾隆遲早會死的。

隻是巴結失敗了,嘉慶鐵了心要辦和珅。

怎麼巴結都沒用,遲早的事。

……

年輕時候的和珅也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屬於上三旗,根正苗紅啊,可是這並不能給他帶來什麼。

他三歲喪母,九歲喪父,就留下他和六歲的弟弟,父母都去世了,他還有什麼依靠呢,同族的人都欺負他,所以他很早就和底層人接觸,深知底層人的困難。

可是為什麼到後來成了一個大奸臣,大貪官,這裏麵固然有乾隆的原因,也有自己的原因以及職場上的原因導致他不得不貪。

他十九歲時參加科舉,雖然沒考上,但是憑著上三旗的身份,還是做了一個清車都尉的官職,後來得到乾隆的賞識,逐步高升。

在起初的職場上他也是為官清廉的,堅決不接受貪汙,還嚴辦貪汙的人,這就讓他得罪了很多人,很多人都對付他,接連降了兩級。

後來改變自己,讓自己融入到貪官汙吏中,有了第一次貪汙,嚐到了甜頭,官也升上來了,加上自己理財的能力,他沉迷下去了,職場如此,你不貪,別人就恨你。

就如某名義電視劇那個女行長說的,貪不是初衷,但是很多時候你身居高位,很多人來求你辦事,你不拿別人一些好處,別人就會不信任你,感覺你不會把他的事情放在心上。

如果你不去貪,手下人便不會覺得你是值得相信的,人到了一些地位不得不打開心中的一些輕易不能打開的大門。

某康就不多說了,而且和珅收錢是辦事兒的,但是三種錢絕不受。

一是自己辦不成的事情,覺得不收,和珅是乾隆時期的首輔大臣,在朝廷裏麵的地位是舉足輕重,但這並不代表他什麼事情都能辦成,他的敵人也很多。

而且有些事情,就算能辦,但這件事情,觸碰乾隆底線的事情,他堅決不辦,他是有分寸的。

二是,賑災的錢不貪,雖然某部電視劇裏麵說了什麼,他貪汙災區糧食,換成次米,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據我所知,他堅決禁止這種事情,不僅不碰,也讓跟隨他的人不碰,不然革職查辦,他說到做到,,這有曆史記載的。

三是,科舉的錢不碰,他自己也科舉考試過,深知學子的不易,而且乾隆也重視科舉,某劇中和珅是無錢不貪,那就大錯特錯,要是那樣,他都死上千百次了,乾隆能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