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看到無數的士卒老去,而後釣魚城連續兩年大旱,無數的小麥水稻淪為黃草,他們易子相食,樹皮充饑。
可無論多麼困難,他們都沒有投降。
他們依舊挺立在城牆上。一直到1379年!一則消息傳到釣魚城,南宋亡了!
丞相陸秀夫懷抱幼帝,同十萬百姓入江。
仿佛地裂天崩,釣魚城所有人麵容呆滯,顯然難以置信。
“不可能!這是假的!這是蒙古軍用來迷惑我們的!!!有人不相信。
可是第二天,蒙古軍就送來了南宋玉璽,和丞相遺書。
“陛下啊!!
釣魚城數萬住民嚎啕大哭他們足足堅持了二十年,他們打了整整二十年的仗,他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
可是堅持下去還有什麼意義呢?!
大宋已經亡了啊!!他們失去了主心骨。
蒙古軍又一次開始了招降以前他們嚐試了無數次,幾乎每年都有好幾次,但無一例外均已失敗告終。
可這一次不一樣。
派來招降的官員敏銳察覺到不同。
對麵的人沒有拋石頭!這讓他精神一振。
抵抗二十年的軍營終於要投降了嗎?
在他期待的眼神中,釣魚城的門第一次打開,王立走了出來。
談判的事情很簡單。
釣魚城投降,但蒙古軍隊不得殺害釣魚城一人。
忽必烈毫不猶豫就同意了這一消息。
這一天他等的太久了。
十幾年的戰爭,十幾年沒有任何進展,忽必烈可以同意任何事情。
更何況隻是這種小事。
釣魚城前。
待所有人緩緩走出城門,剩餘的三十六名白發蒼蒼的守將,他們舉起自己佩劍,慢慢放在脖子上。
夕陽如畫,血染山河。
三十六名士卒,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祭奠大宋。
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昭告天下生,是大宋的子民,死,是大宋的鬼魂。
所有人,罕見的安靜下來。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愣在原地,直直的看著光幕。
太沉悶了!太憂傷了!
釣魚城長達二十年的抗爭讓他們震撼,三十六名士卒的死令人悲傷。
所有人,不分身份高低,不分年齡大小,此刻都感覺眼睛有些濕潤。
足足一柱香時間,眾人才緩過神。
“壯哉!三十六位壯士壯哉!當浮一大白!
“二十年的堅持,二十年的努力,可惜了,大宋不滅,釣魚城不會投降。”
“真想不到啊,宋朝竟然會有如此轟轟烈烈的戰鬥,我還以為都是宋徽宗父子那樣的。”
“這才是我華夏風範!宋徽宗之流終究是少數。”
“三十六位士卒,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為宋朝敷上了最後的臉麵。
漢武帝卻是搖了搖頭:“朕不喜歡這樣,雖然很感人,但也很悲傷二十年的堅持在得知宋朝滅亡的那一刻毀於一旦。”
“朕是留著眼淚看完的,朕不希望朕的大漢走向這麼一天。
“朕也知道朕的大漢會有滅亡的一天,但朕絕不希望大漢亡於外族人之手。”
“出擊!打出去!在敵人的領土打仗這才是我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