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十大定鼎之戰。”

“第六名。”

“洪都保衛戰。

“朱文正,陳友諒。”

“大明的立國之戰,如果沒有朱文正的洪都保衛戰,就不會有鄱陽湖之戰,如果朱文正沒有守住洪都,拖住陳友諒,那麼鄱陽湖之戰就打不起來,這是華夏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之一。”

“洪都保衛戰的情況是,朱文正四萬大軍,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實力相差懸殊之大,那麼朱文正是怎麼守住這八十天的呢?”

……

“洪都保衛戰啊……老夫剛在鄱陽湖之戰就猜到了。”

“四萬兵力防守六十萬,洪都保衛戰上榜實至名歸。”

鄧愈麵色複雜,有些高興,也有些傷感,他是大明衛國公,在大明名將中排名第六。

大明開國六公爵中,他位列第六,為衛國公。

排在他前麵的,是韓國公李善長,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

其中,常茂承爵,他的父親是開國名將常遇春。

而當時,他是給朱文正做的副手。

高興是因為他可以上榜,哪怕是個配角,但能被諸天世界所有人看到,也是一種殊榮。

難受,則是因為,這個位麵的朱文正,看不到了。

好歹是戰友一場,戰鬥前他還看不起這個沉迷酒色的花花公子,甚至還認為他是廢物,酒囊飯桶。

而洪都保衛戰後,鄧愈對朱文正,隻有滿滿的佩服。

如果他是主將,在隻有四萬兵力的情況下,是絕對守不住城的,而朱文正這個花花公子做到了!

這足以讓他敬佩朱文正。

如果朱文正不死的話,那麼大明開國就不止六公爵了。

可惜,朱文正是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初戰就名揚天下,但他顯然不是個有眼力見,有謀略的政事人才,而且,對於人情世故也很不懂,甚至,有些矯情。

打敗陳友諒後論功行賞,朱元璋問朱文正有什麼要求,打算做什麼官?

朱文正大手一揮,故作瀟灑豪氣說道:“叔!我是您侄子,你先給其他守將封賞吧!我對這個不感興趣!”

這是他的謙詞,本來隻是打算矯情推辭一下,然後再討要官職賞賜,誰成想朱元璋居然當真了!

他心中頓時對朱文正大加讚賞,不愧是咱老朱家的孩子,就是懂事!然後高高興興略過朱文正,封賞其他守將去了,之後朱文正就傻眼了。

天地可鑒,他本來隻是打算謙虛一下啊!誰成想居然被當真了!!

看著其他人領著金銀珠寶和新上升的官職,他頓時心理不平衡了。

憑啥!洪都守衛戰最大的功臣明明是我!

你憑啥隻獎賞其他人不獎賞我?於是他就預謀反叛,準備投奔張士誠。

當時的天下,朱元璋氣吞八荒之勢已經展露無遺。

在1363年投奔張士誠,簡直和1949年投奔大光頭沒啥兩樣。

是傻子才做的行為,然後朱文正居然做了……

根據記載,朱元璋知道自家侄子準備投靠張士誠後簡直氣壞了,他直接放下手中的活,親自來洪都抓人。

當朱文正見到朱元璋時,臉上的表情是懵逼的。

朱元璋就不一樣了。

他一邊拿著手中鞭子狠狠地抽不省心侄子,一邊怒聲罵道:“你個癟犢子玩意兒,你打算幹什麼?”

抽完不解氣,朱元璋本想殺了朱文正的,還是馬皇後在一旁勸說,才隻是監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