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一直是大漢的邊患,直到武帝繼位。
漢武帝一繼位,就拋開了前幾任君主不擅起與匈奴戰爭的做法,開啟了與匈奴之間的戰爭。
漢軍屢戰屢捷,甚至在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帶兵打通了河西走廊。
霍去病打通河西走廊後,武帝老實了兩年,這兩年中,他把所有的家底全歸攏到一堆,他要打一次超級大戰了。
漢武帝此時已經是幾乎是不打算繼續過日子的狀態,武帝要攤上全部的家底,出動帝國的全部騎兵力量,遠赴兩千裏,去滅掉藏進了漠北的所有匈奴主力。
精銳騎兵十萬,後勤的步兵,民夫數十萬,所有官方的軍馬以及從民間所有能征調上來的十幾萬民用馬匹,還有無法計數的糧草給養。
……
漢高祖劉邦:“他是瘋了嗎?這不是把家底都掏出來了?他是不是沒想過萬一輸了怎麼辦?”
唐太宗李世民:“騎兵十萬!一兵配三馬,這就是三十萬匹馬啊!真有錢,比不了比不了!”
明成祖朱棣:“要是給我三十萬匹馬,朕能把蒙古從地圖上抹去!還是家底太薄啊!”
宋仁宗趙禎:“家底厚也沒用啊,我大宋家底就厚啊,可是買不到馬,你說氣不氣!”
李牧:“馬?這也是個問題?沒馬了就去打幾個匈奴的部落不就有了嗎?”
……
他之所以要畢其功於一役,因為他有著華夏曆華夏,任何一位帝王都流口水的帝國雙璧,衛青和霍去病。
這對中國曆華夏最傳奇的外甥與舅舅,成為了整個匈奴的民族夢魘。
這次武帝在國內各種斂財榨取,為這場中國曆華夏,最大規模的騎兵遠征籌足了所有軍需。
這場戰役之後,曆代中原政權再無如此規模如此距離的騎兵遠征,步兵再次成為了戰爭的主旋律。
武帝此次扔出了所有家底,十萬騎軍,並且對這十萬人進行了挑選。
五萬騎兵中的精銳,武帝給到了霍去病,並且給了他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徹底殲滅匈奴本部主力。
剩下的五萬,武帝給到了衛青,他的任務,是徹底殲滅還未受過重大打擊的匈奴左賢王勢力。
從這也可以看出來,武帝還是更偏愛霍去病。
兩路大軍,從兩個方向,同時北伐。
武帝戰前的原計劃,是由霍去病出定襄,衛青出代郡。
不過在即將出兵之前,從俘虜處得知伊稚斜已經率主力東去,於是改變計劃,令霍去病出代郡,衛青出定襄。
這一戰,諸將終將不朽。
……
陰差陽錯下,衛青成為了剿滅本部的那一隊,而寄予厚望的霍去病則成為了剪去匈奴羽翼的那一支。
衛青此次深入大漠決戰,采取的是步步為營的策略,行軍中逐步推進,沿途捕獲匈奴俘虜。
得知伊稚斜駐地後,衛青親率主力推進前行,伊稚斜將部眾輜重轉移到更遠的北方,集結了全部的精兵靜候於漠北邊緣,等待著疲憊的漢軍。
衛青大軍出定襄一千多裏後,穿過了大沙漠,終於在大漠的盡頭,看到了此次的目標:匈奴的本部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