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七郎冷笑一聲:“看你也算是人物,怎麼盡說些酒後胡言亂語,你家楊七太爺堂堂中原兒郎,生是大宋人,死為大宋鬼,怎麼會投靠番邦?你死了這條心吧!”
“既然執迷不悟,本帥就愛莫能助了。”韓延壽歎口氣道。
韓延壽也是心高氣傲,非要親自領教七郎本領,幻想若能將七郎生擒活捉,可做人質要挾楊業,定能擊敗楊家將。
他摘下三股托天叉,催馬前衝,嘩啦啦!叉上鐵環碰撞,向著七郎前心刺來。
七郎毫不含糊,抖擻精神舞動丈八蛇矛槍接架相還,激烈廝殺。
這時天色黑了下來,遼兵營前打了亮子油鬆照若白晝,周圍是番兵番將搖旗呐喊給韓延壽助威助陣。
反觀七郎這邊,孤零零隻有一個人,幽州城門緊鎖,冷冷清清,連個觀敵掠陣的都沒有。
潘老賊一手遮天,嚴令守城士兵不得擅離職守去給趙光義和八賢王送信,違令者立斬不赦!
七郎連戰一天,未喝一口水未吃一粒米,人是鐵飯是鋼,普通人餓都餓死了,更別說鏖戰四門了。就連番兵番將都不由得佩服他,楊家七郎,鐵血真英雄,了不起!
英雄無論在哪兒,都是讓人敬佩的,要不是兩軍陣前各保其主,少不得要有一大群遼兵遼將會衝上前來敬七爺酒。
這就是英雄的人格魅力,名震當世,照耀千古!
人困馬乏的七郎一邊與韓延壽惡戰,心下情不自禁懷念起雄州的父兄和遠在京城天波府的母親,隻是念母心切急著立功好早日回轉天波府看望母親,才做出單槍匹馬闖聯營的魯莽事,悔不該雄州不辭而別。
我的六哥你在哪兒,還有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五哥,還有八弟,你們都在哪兒,七郎不甘心今天死在這裏,我想你們!
楊七郎惡戰到此時,嚴重脫水營養不良,全憑一股意誌在支撐,與韓延壽動手過招靠得就是肌肉記憶條件反射。他神誌已經恍惚,朦朧間仿佛回到了京城天波府,和幾個兄弟在練武打鬧。
……
視頻看到這裏,各家時空位麵大佬無不沉默,有人更是垂下英雄淚,有人氣得破口大罵,義憤填膺。
少年英雄,應時而生,承擔了普通人難以想象的擔子和期望,在保家衛國的生死關頭,選擇了逆流而行,把一個偉岸的背影留給世人。
始皇帝:“誰沒有父母兄弟,誰沒有妻子兒女,能勇赴國難,是真英雄!”
劉邦:“老子麾下要是有幾個楊七郎,就沒有白登山之圍的恥辱了。”
李世民:“隋末大爭之世,有幾多楊七郎這樣的英豪,揭竿而起,為匡扶正義前赴後繼,孤有朝一日坐北朝南,必立淩煙閣功臣像,留給後人瞻仰。”
朱元璋龍顏震怒,“為什麼總有奸臣當道昏君主政?朕發誓,隻要在世一天,必殺盡貪官汙吏,屠盡奸佞之臣,今日立此誓言,若有食言天誅地滅。”
……
視頻繼續。
楊七郎腦中思緒紛呈,之前還和兄弟們在後花園練武喝酒,轉眼間好像上了天齊廟擂台,一招力劈潘豹!
這一刻他猛地清醒。
正好韓延壽托天叉刺向七郎腹部,他猛然避開,險之又險,要是再晚上一秒,定會被三股托天叉穿腹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