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忠肝義膽趙子龍(3(1 / 2)

放到公孫瓚這裏就不是那麼回事,反倒疑神疑鬼起來,進行自我否定,暴露了氣度格局的狹隘。

他問了一句史上有名的話,以帶有嘲笑口吻揶揄趙雲。

“我聽說冀州的豪門望族名流猛士,都紛紛投靠袁紹,趕都趕不走,怎麼你反而逆流而行,投靠我了呢?”

這話和三家村頭飯後傳老婆舌的老娘們一個口吻,既酸又不自信。

酸的是袁紹兵不血刃得了冀州,實力狂增一倍,自己毛都沒得到。

不自信的是,潛意識心虛自己這杆大旗在漢末這個群雄逐鹿的時代能不能立|得住?

這哪裏有一代梟雄的氣度格局?

趙雲回答的不卑不亢,“當今天下大勢風雲變幻,兵戈繚亂,老百姓受太多苦難了,我們是找尋明主而投,並非瞧不起袁紹。”

本來趙雲就是覺得袁紹與那些爭地盤搶權勢的軍閥沒有區別才失望投靠公孫瓚的,最起碼公孫瓚在北方很有威名,抗拒胡虜和平定黃巾之亂都有大的建樹,這樣的人總應該靠譜些吧。

但是公孫瓚的話和所作所為,還是讓趙雲失望了。

良禽擇木而棲,這個木太難找了。

……

劉邦:“趙雲太有品格了,在那個人命如草芥的亂世,能找個靠山混口飯餓不死就很好了,誰還會顧及老板是不是正人君子啊。”

“渡海要找結實的船,乘涼也要找大樹,公孫瓚的格局太小,根本夠不上英雄好漢,跟著他混早晚是船翻樹倒的下場,不如早點跳槽另謀高就。”

“這麼牛逼的少年英豪,未來不可限量,到哪兒找不到高薪職位,我看那個不愛少艾愛人期的曹老板就不錯。”

李世民:“曹曹操雖然私德有點瑕疵,不過不失為好老板的樣板,跟著混準沒錯。”

趙光義對著群臣說道:“朕覺得吧,世人吹趙雲吹得有點過了,還一呂二趙三典韋,把趙雲排在關羽之上,這就離譜,打個文醜幾十回合才是平手,想那關公,三招戰敗文醜,再補一刀就砍了腦袋,孰高孰低還看不出來嗎?”

大臣們都不好說什麼,你高粱河車神的名頭,那可真是名傳千古啊。

……

視頻繼續。

卻說趙雲和公孫瓚一番交談回去歇息,心裏頗為失望,這和想象的不一樣啊,公孫瓚在外立的人設和袁紹一樣,都是水軍炒作熱度拉上來的,根本經不起推敲,紙糊的城牆,一戳就破。

但剛剛投靠不好掉頭就走,隻得暫且屈就一下,等有機會再尋明主。

第二天公孫瓚和袁紹出兵再戰。

頭一天雖然驚險迭出,但公孫瓚的大仇未報,兩軍也就戰個平手,不分出個高下勝負怎麼可能停手。

為一戰成功,公孫瓚準備派出自己的王牌騎兵來衝鋒陷陣,這就是威震北方蜚聲海內的“白馬義從”。

三千白馬義從,是公孫瓚的親軍,曾經打得胡人聞風喪膽見白馬就跑,在草原上縱橫馳騁,傲視一方。所以公孫瓚的隊伍中白馬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