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野史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
就是扶蘇當時已經知道是胡亥等人矯詔,以他的號召力,加上“秦朝第一猛將”的蒙恬,帶領手下三十萬大軍的,打回鹹陽城,奪回帝位輕而易舉。
隻是扶蘇覺得天下剛定,不應該再起戰事。
所以他以一死來平息戰事,隻是他不會想到,因為弟弟胡亥比始皇還要嚴苛,導致天下農民起義,在身亡四年之後,華夏第一個大一統的朝代——秦朝就滅亡了。
出門獻出玉璽的,竟然還是自己唯一的子嗣——子嬰。
如果扶蘇可以順利繼承皇位,相信以他的仁慈和政治遠見,一定可以改正當時的國家形式。
後世的“文景之治”也會提前到來。
而且扶蘇不死,蒙恬也就不會死,如果蒙恬還在鎮守北方,哪裏會出現後來的白登之圍這樣匈奴大舉入侵,得寸進尺的事情。
這樣也就不會有後世匈奴與漢朝長達百年的戰爭了。
這樣也就更加利於百姓休養生息,縱使這些都不能實現,至少秦朝不會是一個隻有十五年的短命王朝。
之後華夏兩千年的封建曆史也會至此改寫,隻是,曆史沒有如果。
……
大秦帝國始皇中期平行世界。
大秦,鹹陽宮。
始皇站在高樓之上,腰挎長劍,背負雙手,看著天下。
悲情太子最新一期他也看了,講的是大公子扶蘇。
麵對這樣子的結果,始皇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異樣,就好像,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一樣。
隻是,在視頻播放完成之後,始皇陷入了很久的沉默之中,站在這高樓之上已經一個時辰了,這期間沒有說過一句話。
東巡病死,二公子胡亥聯合趙高李斯,矯詔賜死扶蘇和蒙恬,自己登上大位,讓這還未到鼎盛的秦朝短命而亡。
如此身後之事,這與始皇想要千秋萬代的目標相悖,這或許是他沉默的原因吧。
輕風拂麵,吹起了始皇的衣袍,始皇微微眯著的雙眸當中露出了一絲的寒光。
自己會在東巡病死!
扶蘇被賜死,胡亥矯詔上位,這都不是始皇所憂心的原因,說到底,他真正憂心的隻有一件事情,自己的長生夢破滅了。
徐福帶著童男童女東出蓬萊尋找仙家遺跡,沒有結果。
方士的丹藥,也沒有能夠保證自己長生。
朕一統六國,建立帝製,書同文,車同軌,度同製,行同倫,地同城。如此功績也未曾換來哪怕一天的壽命。
這天下的命數,當真如陰陽家所說的那般早已注定嗎?
寡人的命數,當真不敵這歲月嗎?始皇不相信,也不願意去相信,長生!
始皇抬起眼眸,看向更遠方,衣袍下的手攥得很緊。
……
十大悲情太子。
第二名。
大漢。
劉據。
“七歲便被封為皇太子,那一天,天下大赦,其父派遣使者巡行天下,進行慰問與賞賜。”
“年少時期,師從石慶,石德,趙周,周建德,卜式,學公羊春秋,研穀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