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要廢除他的太子之位,立韋後的女兒,也是武三思的兒媳安樂共主為皇太女。”
“正所謂嬸嬸可以忍,叔叔不可忍,忍無可忍的李重俊於公元707年帶著禦林軍殺了武三思全家,並趁機發動宮變!”
“沒想到,關鍵時候,部下反水,李重俊被部下所殺,最讓他吐血的是,他死後,他老爹還拿著他的首級去祭奠大仇人武三思的靈柩!”
“老五——李旦,武則天第四子。”
“武則天三兒子中宗的太子沒有能夠登上皇位,四兒子睿宗李旦的太子同樣因為她沒有能夠登上帝位!”
“這個太子叫李成器,是睿宗的長子!”
“他老爹第一次登基的時候,被封為太子,史稱才氣過人,頗識音律!”
“但是他延續著大唐長子無法繼承皇帝的傳統。”
高祖長子李建成被殺,太宗長子李承乾兵敗死,高宗長子李忠自殺,中宗長子李重潤被杖殺!
“公元690年,他老爹被趕下台,他老爹由皇帝變成了太子,他這個太子變成了皇太孫!”
“失去了皇位法定繼承人的身份!”
“公元710年,中宗被韋後毒殺,睿宗的三子,李成器的三弟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發動了政變,誅殺了韋後,並且迎接睿宗繼位!”
“繼位之後的睿宗開始陷入煩惱之中,他的煩惱在於立誰為太子!”
“按照正常的長幼順序,他李成器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
“但是自己能夠再度登上帝位,是三子李隆基的功勞,所以李旦對立哪個兒子為太子很頭疼!”
“不過這二人也謙讓了起來,李世民為了太子之位手足相殘,李承乾為了太子之位鷸蚌相爭。”
“說來也奇怪,李治一朝倒是非常的謙讓,李治自己就沒有爭位之心,睿宗更是三讓皇位。”
一讓母親,二讓哥哥,三讓兒子。
“等到了李成器這邊,李成器與李隆基又開始謙讓了!”
“最後李成器一句:時平則先嫡長,國難則歸有功!在成全弟弟太子之位的同時,也得了讓皇帝的美譽。”
“可是要不是當初武則天奪權,李成器登上皇位那還不是遲早的事情。”
武則天在曆史上的出現,不但顛覆了女子不能為皇的傳統,同時也徹底改變了唐朝乃至整個華夏的進程,如果沒有她的政治勢力的影響,以上幾位太子按部就班登上皇位,整個曆史進程都會被改寫。”
“無論是開元盛世和天寶危機都將不會出現,因為沒有那個女人的話,怎麼也輪不到唐明皇登基。”
“可以說李隆基一個太子的誕生是用五個名正言順的太子外加一個死後被追封太子的政治前途所換來的。”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的名字叫做武則天!”
這悲情太子第一名,竟然不單是一個人!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應。
這幾個太子,從才幹上,能夠拿得出手的,也隻有李弘和李賢二人,其餘幾人在史書上也隻是一筆帶過而已。
他們被記載的更多,隻是因為受迫於武則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