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軍隊之中,也有許多將領是依靠蕭何舉薦的,雖然高層將領沒有多少心向蕭何,可若是問底層士兵,恐怕就不知道是選擇漢王還是選擇蕭何了。
還有韓信這個心頭之患,蕭何可是對韓信有舉薦之恩,要是蕭何肯稱王,估計韓信也會大力支持。
到時候劉邦可沒有信心能夠製住蕭何與韓信二人,特別是現在漢軍的後勤完全依賴蕭何。
要是後勤一斷,別說是針對蕭何了,馬上就會被項羽打得落花流水。
這讓劉邦很是擔心。
不久之前,劉邦與項羽對峙,卻遭遇了一次失敗。
劉邦在前線兵敗,個人威信受損,非常擔心有人能威脅自己的地位。
於是幾次派使節到後方慰勞蕭何。
這就表明了劉邦對於蕭何已經有了疑心。
但是蕭何隨後所做的事卻是讓劉邦放下心來。
蕭何把能打仗的子孫兄弟全都派到前線參戰,可以說是傾盡所有幫助劉邦。
這讓劉邦在感動之餘,也打消了對於蕭何的疑慮。
現在看到視頻之中,蕭何一生對於大漢可謂是盡心竭力,付出一切。
最後還讓曹參繼承自己的位置,為大漢的穩定做了最後一份貢獻,這種作為讓劉邦十分安心。
在這個時候,劉邦又回想起了自己從前和蕭何的那些日子。
劉邦與蕭何,是完全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人。
蕭何是豐邑蕭姓一族的模範人物,是當地有名的人才。
蕭何為人謹慎有法,辦事幹煉,長於管理行政,鄉裏內外,上上下下的關係事務,他都一五一十打點得井井有條。
在出仕為吏不久,就因為擅長文法吏事,十分受上級官員的賞識。
很快就升任沛縣主吏掾。
蕭何的業績曾經考核評定為全郡第一,作為泗水郡監察長官的郡禦史對於他十分賞識,認為他是難得的人才。
而年輕時的劉邦是浪蕩遊俠。
當上泗水亭長之後的劉邦依然是好酒好#,桀敖無禮,狂言妄為。
但是劉邦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下能夠仗氣使人,深入三教九流,在身邊聚集一幫鐵杆哥們兒。
上能夠折節低首,遠從張耳,兄事王陵,出仕為吏以來,雖然不循,但卻有力。
在沛縣吏卒當中,雖然不算頂尖,也是忽視不得的一方人物。
蕭何是主吏掾,是那個時候劉邦的頂頭上司。
劉邦的一些言行,在當時的蕭何看來是十分不好的,與蕭何的觀念不符。
但看在同鄉的麵上,對劉邦犯下的許多不算大錯的事,蕭何都替他遮掩過去並替他說情化解。
以蕭何之明,他也欣賞劉邦敢做敢為,有事能夠擔當的個性。
他們最初的交流並不多,畢竟蕭何的層級還是要比劉邦高不少的。
但是在偶然的幾次同席交談中,蕭何發現劉邦表麵上雖然傲慢無禮,但是內慧有肚量。
哪怕在酩酊醉飲,狂言妄語中,對於有理切中的話幾乎馬上就能省悟。
或者默然,或者陳謝請從,斷然另一個人。
至此之後,在眾多沛縣吏民人物中,蕭何對劉邦是另眼相看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亭長劉邦去首都鹹陽服徭役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