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在第二項獎勵出來之後,王安石就更加無法壓抑自己的激動之情。
他覺得自己的理想又有了希望。
他剛才本來就打算餘生的日子裏在為大宋拚搏一次。
現在有了諸天視頻,他的理想實現的幾率高了許多。
深吸了一口氣,王安石逐漸平複好了自己的激動。
他一隻手握住自己的夫人的手,另一隻手輕輕的在夫人的手背上拍著。
等到夫人也平複好自己的心情,他才想起自己好像還有什麼事沒做。
王安石與夫人對視一眼,隨後雙雙向天空深深的鞠了一躬。
在鞠躬的同時,王安石也回憶起了自己的一生。
。。。。。。
王家最開始也是書香門第,年少時候的他就已經才名遠播。
在成長的歲月裏,他跟隨父親宦遊各地,在江西、四川、廣東、江蘇、河南都留下了足跡。
那也是他形成自身觀念的的一段時間。
他開始廣泛接觸全國各地各階層的人民。
他們身上的堅強、善良、隱忍和困苦都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同時王安石也從這些人身上了解到了大宋底層的弊端。
少年時期的萬卷書和萬裏路是王安石一生中極為重要的精神財富。
他猶如剛破土的竹筍般貪婪地吸收著來自聖賢所著詩書中流傳千古的至理,又灌溉以山野田園之間獨有的民間智慧。
而在王安石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王益扮演著最為重要的啟蒙老師角色。
他不但教育王安石識文斷字,也向王安石灌輸為人、為官之道。
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
至此之後,王安石就有了自己追求的人生境界。
求學,當立追聖賢,為官,敢當天下事。
但他少年的幸福時光卻並沒有那麼長,父親王益卒於江寧府通判任上。
那一年王益四十六歲,而王安石正好十八歲。
整個家族一下子陷入內外數十口,無田園以托一日之命的落魄局麵。
守孝之後,二十一歲的王安石參加了科舉考試。
之後便是做官,跟他的父親一樣,四處做官。
直到四十八歲,王安石開始了他的變法之旅。
如今,他五十六歲,長子病逝,他也辭職在家。
而變法還沒有進行完全。
這一番回憶,更加堅定了王安石的決心。
等到鞠躬完成,王安石的眼神裏已經充滿了銳利的光芒。
另一個北宋世界。
雄心大誌的宋神宗趙頊由於對西夏戰事的慘敗,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擊,病情惡化。
大臣們亂成一團,王珪等人開始勸趙頊早日立儲。
趙頊在那時已經有不祥的預感,無奈地點頭同意了。
不久前,神宗六子趙傭,改名為煦,被立為太子,國家大事由皇太後暫為處理。
趙頊一生都在追尋自己的理想,他希望重建強盛的國家,再造漢唐盛世。
當這些夢想破滅之時,趙頊也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趙頊此時正躺在床上,觀看著王安石的視頻。
看著看著,趙頊就陷入了回憶,他想起了自己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