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學校開學了(1 / 2)

在李庠的親自過問,甚至暗中出手下,太平國的學校也是最早完成的一批建築。可,樂小,說網祝願所有高考考生考試順利。

因為基礎是直接坐落在堅固的玄武岩上,又大量采用了預知構件,人員和機械又不匱乏,雖然沒有15天建造30層樓的速度,但半年的時間全部建造完多數是四五層的各類建築,甚至包括最為耗費時間的安裝和裝修等項目,也還是沒什麼太大問題。

學校甚至在春節前就已經完工,隻剩下內部相關教學設備的安裝和布置。

過了春節,島上的孩子明顯多了。

很多父母都一起來了,孩子自然也就跟過來。所謂海盜的威脅等,就連普通的太平國國民也不放在眼中。至於美國人和日本人的威脅,又似乎離著他們太遙遠。太平島的生活吸引了很多人,雖然活動空間小一些,但至少比空巢農村和城中村那樣的環境要強一些。更何況,很多人都覺得太平島的學校要比他們原來的學校要好很多。

“除了地方小點,這裏的學校比我們那兒的實驗小學好多了!”史國柱神采飛揚的向身旁的妻子柳慧芳介紹道。

身為一名建築工程技術人員,他對學校的建設很了解。

太平島上有兩所小學和兩所中學,分別位於太平山的西南和東南兩側的山腰上。雖然各隻有兩三座教學樓,但除了操場外,學校的各種功能建築基本都健全。雖然空地和綠化麵積稍小一些,但各種教學設備和儀器甚至比國內的一些省級學校都齊備,都要先進。一些甚至是李庠從歐美國家挑選出來的儀器設備。

當然,學校教師的水平才是決定一個學校好壞的關鍵所在。

“這兒的老師都是國內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都是專業5級以上,水平比咱們那兒的實驗小學強多了。”史國柱繼續向妻子賣弄他聽到的消息。

這不是秘密,很多太平國人都知道,也就他的妻子和女兒在3月28日最晚的一批才到了太平島,對太平國的學校不是很了解。

華夏文化中對老師的尊重是傳承已久的了。太平國對老師的待遇也格外重視,但凡是太平國的老師,都絕對是太平國的公民,甚至和軍職一樣,升為士一級也更快一些。

能夠一下子成為太平國公民,自然是需要專業等級超過5級。

這個要求雖然高了點,但在華夏本土,這樣的高水平比比皆是。一邊是各學校人員的飽和,一邊是每年大量遠超過退休人員的師範院校畢業生無處就業,被推上社會,要在其中擇優錄取很容易。隻要待遇高,就連一些學校中的優秀教師也能跳槽。

一名好的教師,不在於自身學識的高低,而在於用心不用心。

華夏本土一個班動輒就四五十名學生,一個教師一般都要負責最少兩個班的課程,有些甚至還要多。要應付各種形式檢查和審核以及處理各種社會雜務的老師能有多少精力來教育學生?這些精力分配到一百來名學生身上,又如何才能因材施教?

這些年來,華夏本土教師的待遇在不斷提高,但隨著商業化和特權化的滲透,卻也讓老師在老百姓心目中為人師表的名聲越來越低。

和華夏本土教育優勝劣汰的隻勝出少數精英不同,太平國充足的資源盡量讓教育之光可以照在每個學生的身上。

在太平國的教育法規中明確了,幼兒園一個班不超過20人,小學和中學一個班不超過36名學生,這也是一個老師教授學生的最大數值。這意味著一個老師隻需要全心全意的教育好一個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