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日本人打敗太平國不稀奇,不算什麼大新聞,太平國這麼個小國打敗軍事實力強勁的日本人,才更有新聞效果。
普通民眾隻是關注太平國的這次逆反奇跡,但美國的情報部門和軍方卻從頭到尾的觀看了全過程,前線的消息也是第一時間傳到了白宮和五角大樓。
“他們的戰爭觀念很是落伍!”五角大樓不少人對兩國的交戰過程很是不屑。
沒有巡航導彈,沒有預想中的無人機大戰,這場兩國的交戰還沒有超脫海灣戰爭的戰爭思維高度,讓本來還打算借鑒參考的一些美國人大為失望。
即使太平國逆轉了局勢後,一樣也是不以為然。
一直在關注世界前沿消息的日本人也想打一場更加符合主潮流的戰爭,但身份的不同以及遠程攻擊手段的匱乏卻捆住了他們的手腳。甚至連登陸這個最為重要的環節,他們都不敢大規模派兵而引起更大的麻煩。
有什麼米做什麼飯,日本人不得不打一場觀念有些落伍的戰爭。讓很多關注日本再次複出的人很是失望。
而太平國也沒人能指望他會突然冒出一大堆的先進武器來。即使李庠有,李庠也不會隨便亮出來,成為眾人的焦點和靶子。
此時的太平國可以長刺。讓美國人擔心。但若是讓美國人都覺得不安成為不得不清除的威脅時,太平國的未來發展可能就不得安寧了。
“太平國的埋伏其實並不高明,如果日本人能小心謹慎一些的話,太平國不會有太大機會。他們竟然在沒有完全取得製空權,摧毀太平國所有機場的情況下,就敢冒險登陸。這樣的敗績完全源自於日本人的輕敵。”五角大樓內總有人站著說話不腰疼。
“日本人需要盡快消除外界輿論壓力,他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可以小心謹慎的等待,所以他們選擇了冒險。可惜他們對太平國判斷的情報出了差錯。當然,我們的情報也出了差錯。”有人還是理解日本人的苦衷。
日本這個背著戰敗國身份的國家豈能和世界第一強國比?不說美國人敲打那些小國時候的花樣繁多,就是在輿論上。美國人也可以不在乎,甚至不需要在乎時間的把一個國家製裁圍困數年都沒問題。可日本人敢嗎?他們除了相信情報冒一把險。別的都容易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尤其是很多情報還是美國人幫助搜集來的,包括太平大島南邊防禦薄弱的消息。
他們相信了美國人根據衛星和從全世界搜集來的情報作出了這樣的冒險決定,卻被坑了。
美國人不僅沒有探查出太平國人什麼時候布置了那麼多的兵力和導彈,也沒有發現太平國和俄國以及華夏大陸的私底下交易。這對於太平國這樣一個無所遮掩的小島國來說,美國人的情報很不稱職。
“看來我們疏忽了華俄兩國的一些對外通道,我們的情報需要加強!”美國人更為關注自己情報機構的建設。而對日本人因為情報錯誤被坑的事情連個遺憾都沒有。對美國人來說,日本人損失多少他們也不心疼,隻要不耽誤牽製華夏大陸和俄國的戰略部署就行。
美國人對日本人的定位就是牽製,全球化的進程讓美國的利益和華夏本土以及俄國都糾纏在一起。掌控美國意誌的大鱷們不需要失控的秩序,大規模的戰爭會讓暴力毀了他們已經布局了多年的秩序分割線。放開了韁繩的日本人就是一個不安定因素。美國人隻需要日本不斷叫上幾聲,而不是關門放狗。
“華夏大陸和俄國已經發來了消息,不能讓這場戰爭演變成一場風暴。”已經有過白宮經曆的賴斯更明白什麼是秩序的刻度,她不由提前提醒新上任的總統盧比奧。
按照原先的戰略部署,不需要日本占領太平國。隻需要日本壓製太平國發展就行。現在兩國已經是死敵,對美國人來說,已經完成了初步戰略。不用美國人出手,日本人就會隨時對敢於向外發展的太平國咬上幾口。
“可現在是日本人吃了虧,他們需要一個體麵的結束方式。”剛坐上了世界第一強國總統寶座的盧比奧還在適應這個星球上權勢第一人光環和現實的差距,對很多問題他很想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做。
現在地球人都知道日本敢於對太平國動手,是因為背後有美國的支持,盧比奧不想一上台就要麵臨一場聲望上的打擊。美國也需要一個體麵的退出方式。
“一個小國能對抗大國。這樣的奇跡或許會激勵很多小國來模仿。我們不能縱容這種麻煩製造者!”盧比奧對賴斯很是信任,這樣的話已經有些離譜了。但他確實不希望其他的小國也有樣學樣的來對抗日益衰落的美國全球統治權。
“希望你能把握好這個尺度。有時候戰爭一旦被放出,就很難控製。如果這是你的第二任期,我會支持你的決定,但現在,一場戰爭會給你惹來巨大的麻煩,內部的以及外部的。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已經經曆過伊拉克戰爭的賴斯歎了一口氣,作出了最後的警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