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來雨,洗盡桃紅柳綠,竹影婆娑。
洞府中,精致的瑪瑙瓶裏,插幾枝彎彎曲曲的珊瑚樹,五光十色,清香怡人。
景幼南發髻挽起,端坐在蒲團上,閉目不動,隨著一呼一吸,八竅吞吐的五色光芒連成一片,有叮咚之聲。
好半響,景幼南睜開眼睛,雙目金黃,宛若赤金。
“好了,”
景幼南雙目異狀消失,大陰陽混洞寶生經自主運轉,體內的元力又有一部分轉化為赤火真氣和黑水真氣,上升下沉,陰陽分明。
到現在為止,體內大約十分之一的元力轉化為了兩種真氣,算是鞏固了養氣境界。
想到這,景幼南翻開身旁一本薄薄的小冊子,上麵的字跡纖細優美,偶爾幾筆的丹青也是栩栩如生,講述飛劍之道深入淺出,赫然是一本劍經。
飛劍,法寶中鋒銳第一,殺伐之氣最濃,禦劍飛行,出入青冥,更是無數修士的夢想。無論是玄門世家,還是大宗小宗,關於飛劍的道書數不勝數。但是,絕大部分關於飛劍的道書是零散的,同時也是平凡多見的,並沒有太大的用處。
劍經則不同。
劍經是真真正正講解飛劍之道的經文,它是一個關於飛劍的完整體係,包括了飛劍的招式運用,還有飛劍的理解,已經觸摸到劍道的至理。可以說,每一本劍經都是無價之寶,可以讓修士們搶破頭。
景幼南手中的劍經,名為《法源劍經》,是當初素女送的。據素女說,這本劍經是她當初遊曆時候得到的,雖然並不完整,但微言大義,講解的劍道堂堂正正,很適合玄門弟子修煉。
“飛劍斬殺之術,精妙至此。”
直到門外雨歇,景幼南才放下劍經,手指無意識地敲打玉案,神色有些興奮。
飛劍之道,博大精深,簡單來講,一是飛劍斬殺之術,一是飛劍遁走之術。
飛劍斬殺,講究憑飛劍之銳利,之快速,取敵人之首與百裏之外。《法源劍經》中記載了三種禦使飛劍之術,分別是十步馭劍,劍氣生芒,劍光化虹。這三種飛劍之術既是斬殺對手的基本劍術,也是以後劍道的基礎。
飛劍遁走,則是講究一劍西來,孤鴻嫋嫋。劍遁之快,號稱遁法第一,無與倫比。隻是,劍遁要求苛刻,需要有劍丸在手方可,尚不是景幼南現在可以覬覦的。
“飛靈劍訣,”
把整本劍經一字不漏地印在心裏,景幼南祭出飛劍碧落秋蟬,白光閃閃,寒氣四溢,開始修煉劍經上的一門劍訣。
飛靈劍訣,重在一個靈字,修煉到高深處,飛劍斬殺,靈活堪比水中遊魚,很難抵擋。
景幼南資質高絕,體內的真氣也是正大光明,不到一個時辰,飛靈劍訣已經上手。催動起來,室中劍氣遊走,如同一隻隻銀鱗閃爍,寒光逼人。
“十步馭劍,”
一聲劍鳴,碧落秋蟬突然出現在十步之外,鋒銳的劍芒爆發出火花,炙熱的溫度令人不可逼視。
這一擊,突兀而起,令人防不勝防。
“好殺招,”
景幼南召回碧落秋蟬,暗暗點頭。
十步馭劍爆發力強,殺傷力大,可以作為殺手鐧。唯一不足之處就是,十步馭劍消耗驚人的真氣。這一劍,基本上把景幼南現在體內的真氣消耗一空。。
這就是說,即使景幼南養氣境界圓滿,體內的元力完全轉化為真氣,他也最多可以發出十步馭劍。
沒有了真氣,修士就像沒了牙的老虎,隻能夠唬人了。
“隻是飛劍斬殺之術並不保險。”
景幼南收起碧落秋蟬和劍經,慢慢地在室中踱著步子。不提外門激烈而又殘酷的競爭,因為鎮魂香得罪的張龍就不好對付,隻會飛劍之術的話,應對會困難。
通過謝秀秀,景幼南已經知道,張龍本人倒還罷了,隻是一個小家族的子弟,但是她的妹妹張蘅薇卻了不得,是外門中赫赫有名的人物。
張蘅薇貌美如花,身有冷香,資質亦是高絕,是太一宗外門很有名氣的冷豔美人,不知道多少弟子想與她親近,一親芳澤。其中,左傳明是追的最緊的,也是最有希望抱得美人歸的。
左傳明,世家大族左家的子弟,小小年紀已經是開脈境界,是太一宗外門中最為出色的十大弟子之一。這就像三座大山一樣壓在景幼南心頭,讓景幼南不敢有片刻放鬆。
“還是得在陣圖上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