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倉山。
丹暉生赤焰,紫煙照玉林,煥爛七寶蓮,時聞妙仙音。
隱隱之間,有靈猴獻桃,麋鹿捧芝,玉象奔走,仙鶴清唳。
楊奉頭戴星冠,身披青花道袍,手握玉如意,腦後星圖展開,浩瀚的群星聚集在一起,凝成銀河倒掛。
他的對麵,黃公衡長身玉立,劍眉入鬢,有一股子勃發的銳氣。
用手輕輕一點,無量光華垂下,左右一轉,化為金燦燦的銅鏡,映照出周圍的景象,清清楚楚,纖毫畢現。
黃公衡看了眼鏡中水浪滔天,不由得讚歎道,“雲道友的《雲澤水行太妙功》真是一日千裏,舉手投足之間有萬水跟隨,威能不可思議。”
“是啊,”
楊奉點頭同意,《雲澤水行太妙功》身為五功之一,浩浩蕩蕩卻又是積蓄很深,或許修行速度比不上其他的玄功,但一旦氣勢就無法壓製。
水行玄功,是真正的厚積薄發,越往後,後勁越強。
“這個景幼南修煉的是什麼玄功?”
黃公衡目光一轉,看到與雲元讓不分軒輊的景幼南,麵上露出驚異之色。
“雷訣,”
楊奉用手指敲著玉案,發出咄咄的聲音。
太一宗在雷訣上的積累自然比不上少陽宗,但數萬年的傳承下,收錄的雷法道訣依然是浩瀚如煙海,即使楊奉自詡博聞強識,也不敢說一眼就看出對方的玄功來曆。
黃公衡目光沉沉,若有所思地道,“景幼南身為蕭真人的嫡傳弟子,所修的玄功肯定是不同凡響。”
“難道是?”
楊奉心中一震,有了猜測。
“不好說啊,”
黃公衡當然明白楊奉所想,搖著折扇,沉吟不語。
單論雷訣,太一宗中最為赫赫有名的自然是三經之一的《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隻是眾人都明白,雖然宗內的三經五功六典修煉到最深處都能直抵大道,破空飛升,但毫無疑問,傳承於上古的三經更吸引人的目光。
原因很簡單,自太一宗開宗到現在幾萬年,曆代掌教大多數都是修煉的三經,最後得道飛升。
當然,三經的苛刻也是人所共知,稍有不慎就是前功盡棄,這條路走的很艱辛。
黃公衡並不太相信,景幼南會選擇《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轟隆,
正在這個時候,鏡麵中突然顯出一道道小兒手臂粗細的雷霆,從天穹上落下,宛若天罰一樣,炸開靈機,天地震動。
哢嚓,
鏡麵蕩起一層漣漪,須臾之後,化為靈機潰散。
“好霸道的神通,”
黃公衡吐出一口濁氣,目中炯然。
“是九天普化造化神雷,”
楊奉豁然起身,他對這門神通印象深刻,可是眼饞了很久。
“洞天真人的弟子,比不得啊。”
黃公衡搖著手中的折扇,半是讚歎,半是羨慕。
宗內的十二法代表著太一宗最為頂尖的十二門神通,即使是真傳弟子通常也需要立下大功才會賜下,像黃公衡到現在都沒有得到一門。
當然,洞天真人要是願意傳授,就另當別論了。
“不虛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