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自來水和拖拉機(求訂閱!!!)(1 / 2)

山海關的關城不大。

方圓周長也就七八公裏。

倒是城牆建的非常高大,城高14米,厚7米,遠比內陸城市的城牆雄偉的多。

關城東西南北四麵各建有四座城門。

特別有意思的是,關城的東北隅是處於長城主線上的,也就是,長城的一段,是直接穿過了關城的。

東北處的關城,已經完全暴露在了長城之外,算是長城向外衍生出去的一角,可以與長城主線互為犄角,方便防禦。

而火車站,則建立在南麵靠近內陸的這一側的南城門外,方便援軍增援。

出了火車站後,彭克便帶著五六個親兵跟著付常,從南城門入城了。

對於這座內邊重鎮,彭克眼中全是好奇之色!

從足足有七八米長的城門進入後,首先引入他眼簾的,便是坐落在城牆拐角處的兩座角台。

角台之上,分別建有角樓。

角樓中,全是一座座口徑至少得有五寸的守城巨炮!

粗略數了一下,加上南城門上的炮,光是這一麵城牆,便至少有二十四門巨炮!

嗯,充分展現了大明的武德。

不過已經見慣了大炮的彭克,並沒有多駐足停留的想法,而是跟著付常繼續往城裏走。

比起這些軍備。

其實彭克更好奇邊城這邊的民生。

因為要保障前線士兵的一切後勤工作。

所以邊城是最先普及蒸汽技術的。

墨院很多新研發出來的蒸汽設備,都是首先在邊城試驗。

先軍政策,一直是洪武帝執政貫徹的目標。

比起前世彭克熟知的那個大明,這個世界的大明更加尚武一些。

可能是因為百家齊放的原因。

也可能是因為北蠻比前世的元朝,對華夏造成的傷害更大,使得中原王朝對徹底消滅北蠻的執念非常重。

所以蒸汽技術雖然已經出現二十來年了。

但是除了鐵路這一對戰爭調度有大用處的利器,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基本已經在內陸都通車了之外。

其他的蒸汽技術,往民生上的投入並不迅速,大部分都是在研究對軍事有利的技術。

倒是最近幾年,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了,一些涉及到民生的蒸汽設備,例如旋耕機、拖拉機,也陸續開始普及了。

不過比起邊城,內陸受到的蒸汽技術影響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特別是有駐軍的邊城,蒸汽技術深入應用已經快十年了!

彭克一進入城內,就看到了一個借助蒸汽機,不斷從地底往上抽水的機器。

“付百戶,那是什麼?”

付常順著彭克的眼神看過去,颯然一笑:“參將,這是城內的供水裝置。”

“利用蒸汽機作為動力,可以一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從地底抽出水來。”

“原本這個機器,墨院設計出來是為了防火攻的,北蠻一旦如果對城內火攻,可以快速滅火。”

“不過後來漸漸成為了城內百姓的供水源。”

“東西南北四城門各有一個這種抽水點,並且抽出來的水可以經過管道運輸到各家各戶中。”

“這樣百姓們也可以避免每日都得從水井打水,生活輕鬆方便了許多。”

這不就是自來水工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