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大人,我們的土地在哪呢?”
蘭山縣內,第一批到達的一千多戶移民們,簡單的在自己的新家安頓下之後,便一個個急不可耐的找上了移民署的官吏。
新家沒什麼好看的。
一進的小院子,東西廂房加上主屋,大概可以住五六口人,剛好夠一家子住。
看起來倒是挺新的,應該是剛翻新過的。
而且因為是在縣城內的房子,精美程度要比村裏的農家院還是好得多,甚至有些運氣好的移民,還分到了帶花園的小院。
不過這些在移民們眼裏都不重要。
能有個地方住就行。
重要的是大家的安身之產,朝廷答應的二百畝地在哪!
趙柳生拉著媳婦,和其他移民一起找上了給他們安排住處的官吏。
光他一個人,他還真不敢麵對這些官老爺。
哪怕是沒有品級的移民署小吏。
這小吏可都是中級學院出來的,一府一年也才不過50人,身上也是有秀才功名的。
對平頭老百姓來說,已經是大人物了。
幾百戶移民的戶主們,都找上了移民署在蘭山縣的臨時衙門。
得知他們的來意後,看著他們惶恐的表情,移民署內的從九品副署長專門接待了他們。
“原本以為你們會先適應一兩天新家後,才會來領土地的。”
“畢竟現在馬上要深冬了,也沒有什麼農活好幹的。”
“沒想到你們這麼急切。”
移民們對視幾眼,紛紛憨笑著說道:“回大人的話,不看到土地不安心啊,就算現在還不能耕,看幾眼,有地契也能讓人安心過冬。”
“地契還是有的。”這位三十歲出頭的副署長摸著自己的胡須,笑盈盈的對手下喊道:“去,將準備好的地契都拿來,發給他們。”
給這些移民的土地,早就已經丈量規劃好了。
金州這邊還是有蠻多已經開墾出來的良田滴。
最早在戰國時期就有人耕種了,隋唐時期更是進行過大開發。
隻是最近幾百年被北麵輪番坐的遊牧民族都毀的差不得了,導致很多土地都拋荒了。
蘭山縣的官員們到任後,第一件事就是組織當地的百姓幫忙丈量土地,將給移民的土地準備好。
一個多月的時間,倒是已經丈量出了十數萬畝了。
雖然都是拋荒很久的荒地,但是隻要重新打理一下,來年種一季豆子肥田後,就立馬可以種糧了。
一疊厚厚的地契,被移民署小吏抱了過來。
“來來來,都別急,一個個排隊領取。”
副署長拿起筆,抬頭看了一眼排在最前麵的移民,說道:“出示一下你的移民證。”
激動的漲紅著臉的移民立馬從胸前掏出移民證遞了過去。
“大人,請您過目。”
副署長隻是接過看了一眼,便在地契上契主的位置,寫下了這個移民的名字,吹了一下墨跡後,就將這份地契遞給了他。
“拿著,這就是你家土地的地契了。”
“田就在城外,具體哪一塊,地契上都寫得很清楚,你自行找坊長帶你去認一下地頭。”
移民激動的接過了地契,狠狠的感謝了一番副署長後,拿著地契便小跑出去找坊長了。
為了讓移民們更好適應蘭山縣的生活,藍山縣衙給每十戶移民都安排了一位當地人的坊長,負責幫助他們熟悉蘭山縣。
一位位移民戶主排隊從移民署這領到了屬於他們的二百畝地契,臉上洋溢著喜色和笑容,出城去找屬於他們的土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