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讓人無法抗拒的家常菜(1 / 2)

拔絲紅薯,咬碎了外麵的糖衣後,甘甜的酥脆,配合裏麵紅薯的粉糯,不知如何形容那種味道。

紅燒肉,肉質很嫩,熬煮的十分爛不用咀嚼也如同牛排一般融化了。

牛肉燉土豆,李二能吃出來那是牛肉,但玉米燉排骨裏麵的排骨和味美紅燒肉,吃不出是什麼肉。

“是鹿肉嗎?”李二不確定道。

“是豚肉。”陳玄回道。

“不會吧,豚肉的肉質不可能那麼鮮嫩才對。”李二吃驚道。

大多貴族都不怎麼愛吃豚肉,主流的肉食仍然是雞鴨魚羊狗為主,印象中李二也僅是吃過一兩回,肉質幹柴,它的異味比羊膻味來得都大。

古代的豬肉,肉質不怎麼好。

一部分原因是後世的豬肉,是專家們采用優良品種育種出來。其二,古代百姓都沒有能吃飽,豬吃什麼長大的可想而知,怎麼能好吃。

豬肉長不肥,瘦肉比較多導致肉質比較柴。

“爹,陳兄所說的豚,肯定是跟牛排肉一樣是派人專門飼養出來的,外麵的豚肉怎麼可能跟它相比。”李承乾笑道。

“高明說的不錯,除了品種的不同以外,主要是因為閹割後的豚肉才會那麼細膩。”

閹割不僅有利於肉質鮮嫩,而且特別容易長肉,本來半年才能出籠的肉豬,放到現代甚至隻需要短短的三個月。

“沒想到閹割後飼養長大的豚,肉質會比羊肉可口,跟牛肉一比也各有千秋。要不是百姓飯都吃不飽,可以傳出去讓百姓們在家中也養一些了。”李二道。

“嗬嗬,要是玉米,紅薯能種植,養豚其實不費事,玉米的秸稈,紅薯的藤蔓都是豚愛吃的。”陳玄笑道。

李二能理解陳玄的意思,因為收獲的麥稈,可以拿來喂牛喂馬。

“陳觀主,別說能高產幾千斤,即便隻是能畝產五百斤,也都是利在千秋,相信所有百姓都不會忘了陳觀主的大恩大德。”李二感慨萬分,老百姓每日麵朝黃土,求得不正是一口飽飯嗎。

“爹,要不從今日開始蝗蟲不換麥粉,直接換成高產的玉米,紅薯和土豆回去?”李承乾提議道。

“陳觀主,順便換一些大米,你看行嗎。”

李二也頗為心動。

飯桌上的菜肴,每一種的味道都是獨特而美味。

甚至是碗裏的米飯,香氣撲鼻,口感很軟。

用來搭配味道偏重的菜肴,很是下飯,尤其是那香辣的豆腐,吃一口豆腐,他能吃好幾口大米飯。

雖然吃慣了山珍海味,但感覺今日的家常菜吃的真的是香極了,有一種格外的飽腹感。

當然,他們關中人從古至今主食吃的是麵食,米飯也隻是偶爾嚐個鮮,所以存個兩三萬斤,夠吃幾年了。

“換給你們也無妨,反正也沒多少天了。”

直接換給百姓,百姓可能短時間沒法接受,即使是換回去,也大多當做食物吃掉他們,所以需要引導者的出現。

李高明一家前麵麥粉的推廣,做得相當蠻不錯。他們不貪圖錢財,賺到的全部以其他方式給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