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奇的早朝(1 / 2)

“呼,暖洋洋的舒服多了,開始朝會吧。”

李二帶著文武百官,坐在了一片柔軟的沙灘上,將在此地開啟今日的早朝。

不是在宮殿舉行,而是在外麵,也算是很新奇了。

此時早上的陽光,不是那麼的熾烈,曬在身上反而暖洋洋很是舒服。

往前望去,則是銀色的沙灘,碧藍的大海,海風從大海的另一側吹來,使得島嶼上的椰子樹發出了沙沙的聲響。

眾人不禁沉浸在陽光沙灘,如夢如幻的美景上,甚至沒聽清李二剛剛他說了些什麼。

李二輕咳了幾聲,說道:“諸位如果想要欣賞島上的美景,也等開了早朝後吧,放心,朕會讓陳觀主應允你們呆上幾個時辰就是。”

“是,陛下。”眾人一聽,臉上不由浮現出幾分喜意。

難得有機會來到美麗的島嶼,自然想好好玩一玩啊,仙島一般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心思也飄到了外麵了。

朝會開始,他們主要討論三個方麵。原本東突厥的威脅解決後,那寬闊無比的疆土,化為大唐的領土後,該如何去消化。

北方草原太大了,但也太偏了。很多百姓因為經常收到胡人南下的侵擾,所以根本不敢在北方草原立足。

那麼大的草原空著,單單以軍方根本無法消化完全,而浪費那麼好的草原,對於李二來說覺得太可惜了。

其次,河西以西的西突厥仍然是李二心頭的一根刺。

雖然一個月前,西突厥派來長安的使臣,帶來的國書裏說明了西突厥可汗願意俯首稱臣的意向。

但因為西突厥所霸占的河西走廊,銜接著至關重要的絲綢之路。

西突厥雖然說俯首稱臣,但北方胡人的那個秉性,他們怎麼不知道,表麵一套背後一套,所以哪個不想要斬草除根。

李二自然是想在河西設立西域都護府,重新開啟西域跟華夏的商路。

最後討論的是關於科舉的籌備和規劃,科舉製度是隋朝所開創的壯舉,為了限製世家的影響力,讓寒門能出士子的可能。

“要是能夠借助陳小哥的力量,西突厥算什麼。咱們大唐的十幾萬大軍,甚至可以直接出現在他們的老巢。”程咬金道。

“是啊,北方寬闊的草地也會變成大唐的後花園而已,牛羊要多少有多少。”秦瓊笑著道。

“嗯。如果有陳觀主出手,快則一年,慢則三年,北方的草原盡可掌握在手,甚至征戰高句麗也不在話下。”李靖緩緩道。

高句麗,一直是他們將士們心中的痛。

曾經幾十年前,大隋三征高句麗,為此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但都失敗了,甚至高句麗因此利用他們華夏士兵的人頭堆積成了一座京觀。

失敗的原因,因為太遠了,高句麗距離長安何止兩千多裏啊。親自物資的運輸,戰士的長途跋涉,高句麗的苦寒,都意味著很難攻打高句麗。

“你們的想法是很好,但陳觀主他不可能會出手幹預大唐的政事。”

或許自己厚臉皮求他一次,他會答應,但李二不想那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