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揚州城幾十裏的沙灘上,那裏本來沒什麼人,因為能夠出海捕魚的百姓,少之又少。
要知道一艘船十幾貫,根本不是一般百姓所能承擔。
但因為房玄齡派人大量收購的緣故,所以周圍村子幾十個百姓,拿著籮筐在沙灘上拾撿一些常見的貝類!
比如生蠔,牡蠣,海螺等。當然螃蟹,皮皮蝦等也都要,收購給出了一斤一錢的價格。
雖然價格偏低,但在古代價格算很高了。
一般古代的佃農幫人種田,一年也才能收獲幾百斤,上千斤糧食啊。
大多數農戶,除了佃農以外,靠織布維持生計,營生手段單一。
讓房玄齡沒想到的是聘請的百姓,至今已經累計給他撿了三千多斤左右的貝類。
因為房玄齡的事務繁忙,所以讓自己兒子遺直來負責的全部事宜,也正好培育他獨當一麵。
“直兒,情況怎麼樣了。”今日,房玄齡正好沒什麼事,所以親自跑來此地觀摩。
“爹,雖然比不上國師的那個島嶼,但沙灘上的海鮮算是比較豐富,一天下來我感覺能撿四千多斤左右吧。”房遺直欣喜的說道。
“隻有四千斤嗎?出海捕魚的船隊呢,收獲如何?”房玄齡道。
“有王大勇的掌櫃的幫助,發現了一大堆的魚群,所以二十艘船一共捕撈了兩萬多斤。”
房玄齡仔細一看,能看到沙灘上堆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海魚。
雖然一共才兩三萬斤,但畢竟剛開始,已經很不錯了。
認識大多海鮮的房玄齡,發現很多是肉質不怎麼好的沙丁魚,剩餘的是一些石斑魚,大多是淺海魚,體積不怎麼大。
“爹,我怕沙丁魚賣不完,我感覺不怎麼好吃。”房遺直道。
“是啊,沙丁魚確實不怎麼好吃,要是能抓到三文魚,金槍魚,魷魚等,也能賣的多一點錢,可是畢竟是淺海區,很難抓到那些魚,慢慢來吧,先熟悉熟悉捕魚的產業,在考慮出去抓一些深海魚。而且,如果百姓們學會炭烤沙丁魚的話,不愁賣不完。等開張當天,讓家裏的大廚現場烹製給百姓們學一學吧。”房玄齡搖頭道。
對比淡水河魚,海魚數量龐大。
海洋的資源沒有被開發,十分富饒。
在海上一次撒網下去,一次能抓上來幾百斤!
除去一些沒長成的,也有三四百斤的數量,一天下來,二十幾艘船的船隊出海也能夠撈上來兩三萬的海魚。
長安是屬於內陸,水資源並不豐富,池塘養魚都少見。大多魚蝦,基本全是來自於流經長安的渭水河流。所以魚蝦不算便宜,一斤要四五錢。
要知道一般的家禽肉類,一斤也才四五錢而已,羊肉反而最便宜,牛肉雖然李二解開了宰殺的禁令,但因為要耕種也要賣到十錢一斤。
幾萬斤的海魚,吃肯定是吃不完。
所以房玄齡在朱雀街早已買了一間店麵,掛上了“海味樓”的招牌,以門店的方式,販賣從揚州城幾十裏外海域捕抓到的各種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