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普,大唐皇帝是答應了,但他有兩個條件。”接著,祿東讚將李二的原話轉訴給了鬆讚幹布。
第一,吐蕃要稱臣,第二,上供給大唐三十萬的牛羊數量。
“哼,大唐欺人太甚。讚普,我看也別結盟了,我看他們能奈我何。”周圍的臣子都炸開了。
“祿東讚,你在大唐的長安,呆了快一兩個月。對於吐蕃和大唐的兵力,你以為如何。”鬆讚幹布沉聲道。
對於他來說,眼前的條件完全不能接受。
他想要的是和親,跟大唐平等結盟,韜光養晦發展自己國家。
“讚普,實話實說,大唐的兵力強盛,就算是十個吐蕃也不是對手。何況……大唐有那個陳玄國師庇護,吐蕃萬萬不可跟他為敵。”
想到在大唐見識到的各種神奇的場景,祿東讚心裏歎了一口氣,或許讚普真的是生不逢時。
說出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相信。
“是嗎,你的看法呢。”
“臣提議答應大唐的要求。當然,也盡可能爭取多一點好處。西突厥稱臣了後,能夠跟大唐買到大量的軍備,大量的糧食。”
祿東讚不明白大唐皇帝的野心有多大,但為了防止大唐攻打吐蕃,什麼條件都得先答應下來再說。
三十萬頭牛羊,對於吐蕃來說不算是很大的支出,他們吐蕃以畜牧為生,十幾個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有百萬上的牛羊。
“讓我考慮考慮。”
韜光養晦的道理,鬆讚幹布自然明白。本應是雄心壯誌,想要在吐蕃大展宏圖,鬆讚幹布怎麼想到開始就遇到此挫折。
“臣覺得讚普有必要親自前往長安,見識長安的風格。長安城裏的所見所聞,絕對會顛覆長期以來的認知。”祿東讚繼續道。
“我也想,但吐蕃距離長安不知幾千裏,一來一回要花上幾個月。”鬆讚幹布搖頭道。
“讚普無需擔心路途遙遠,距離吐蕃六百多裏的河西,在那裏往東三百裏會有一扇銜接長安的大門,隻需要花上十幾錢,即可一步從草原跨越到長安,能輕鬆一步跨越幾千裏的距離。所以臣才能那麼快從長安回來。”祿東讚道。
“能夠一步跨越幾千裏?祿東讚,你莫不是在開玩笑?”鬆讚幹布皺眉道。
“臣怎敢欺騙讚普。長安城不僅是能一步跨越到北方的草原上,也能銜接大唐的大江南北,長安城的變化,凡人不能理解。”祿東讚保證道。
然後,他接著說出了自己在長安城的見聞,包括自己在祭天所見到陳玄所化的巨大青龍,幾十米的石頭巨人。
銜接各地的大門,反而是不怎麼出奇的地方。
能夠見識到浩瀚的大唐,絕對不虛此生、
“既是如此,那交付給大唐的三十萬頭牛羊,由我親自帶隊給他們吧。真如你所說的話,我倒是很想見識長安的風土人情。”鬆讚幹布點頭道。
如此答複,祿東讚明白讚普已經是同意李二的兩個條件了。
說實話,稱臣不算什麼。
以吐蕃的實力,根本沒法跟大唐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