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陳玄的教育方案(1 / 2)

“是啊,如果是國師的話,盡管吩咐便是。”其他人也紛紛道。

“確實有事要你們來幫忙,而且國師給出了一天三十錢的酬勞,酬勞不算高。雖然如此,但我不打算給你們拿那筆錢。”王縣丞道。

眾人一愣,為國師做事,雖然不要他們也不要緊,但王縣丞自己擅自做主,讓有部分人心裏也不是很舒服。

“國師打算在靖陽縣純陽觀外蓋一間巨大的學校,再請幾十個飽學詩書的先生來教書,讓我們縣裏6到15歲的稚童可以免費讀書識字,你們認為能心安理得收下那筆錢嗎。”王縣丞激揚的說道。

“什麼?”

他們雖然現在吃穿不愁,但讀書識字對於他們來說仍然是個奢望。為什麼王縣丞能擔任村正,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識字啊。

哪一個老百姓不想自己的孩子讀書,希望他們因此考上科舉出人頭地?而如今聽說國師要蓋學校,所有人的心情都激動不已。

“太好了,我家的孫兒正好五歲。如果蓋好了,豈不是能立馬能上學?”

“是啊。本來我也想存點錢,然後看看能不能讓孩子在長安上學。現在國師既然要蓋學校,我非常讚同。”

“縣丞,你快點說什麼時候開工,俺雖然什麼也不懂,但身上有的是力氣。”

王縣丞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應該用不了多久了,我正在跟周圍的幾個村子的村正談話,國師想要拿下那個巨大無比的山頭!”

其實已經開始籌備了,當拿到陳玄所給的三萬貫後,王縣丞立即購置了一大批土木材料。

私塾的位置規劃好後,打算後天開始破土動工,幾千名青壯年每一個都鬥誌昂揚,仿佛想把全部的力量全部奉獻出來。

再配合從長安請來的幾百個木匠,因為學校很大,所以按照預算或許要幾個月才完工。

在“學校”在靖陽縣開工動土後,陳玄開始著手準備所需的老師。

可惜的是他認識的讀書人不多,隻有房玄齡幾個文臣。

如果可以從國子監那裏挖一批人來來。至少能何況將架子搭好。

但陳玄也不在意,國子監裏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出自名門望族,心高氣傲的他們也不會有太大可能來到一個小縣城教書。

即使迫於陳玄的壓力答應,可能也不會是真心想要教導百姓們的子女。

讀書本身是屬於世家貴族的權利,怎麼甘心讓百姓也能擁有。

所以做好兩手打算,一個是從長安城裏招人,相信不少書生看見他給出高額的月俸會願意來教書。

其次,可以跟李二談一談,從太史局,工部兩個部門挖幾十個人。

話說在陳玄看來太史局裏的都是寶貝,他們雖然不是很懂四書五經,但是數學,天文,地理都了解,所以他們的知識對於教學來說太有用了。

尤其是李淳風,在陳玄看來真的是學識淵博,一點也不比大唐現在的文臣差。

而工部自不必多說,能學一門手藝,對於百姓來說也是有利無害。雜學對於啟蒙的作用,比一些隻會四書五經的書生要強太多了,他們一個人能教好幾個科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