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印刷術的正確用法(1 / 2)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幾天後,李二直接派人建出了一家大型的印刷坊。

幾百個人的印刷規模,一天可以印刷成千上萬本書籍。

“話說你印製那麼多的書出來做什麼。”而得知此事的陳玄,感覺不解。

“嗬嗬,朕也想效仿國師,在長安建幾個大型的學塾。屆時,國子監可直接從學塾招到大量的學子。”李二笑著說道。

“一個學塾也用不了那麼多書吧。”

一天幾千本的分量,一個月能有幾十萬本的規模。

整個長安城內雖然是有幾十萬的人口,但孩童也才幾萬人。

“有備無患嘛。”

印刷術的強大功能,讓李二見獵心喜,恨不得花上幾十萬貫,印製出大量的書記出來。

“可是因為你的緣故長安城的紙價,因為印刷坊的需求,紙張已經炒到了十幾錢一斤了。”陳玄說道。

百姓們本來舍不得買紙,現在價格翻了兩倍,民生收到了大量的影響。

本來陳玄也不知情,但他的印刷坊其實也受到了影響,聽人彙報才得知此事。

大唐的造紙技術,相對於漢朝時期,盡管有了改進,產值不僅高了數倍,而且能製作出書寫專用的紙張。

然而相較於現代的工廠來說,產量仍然是太低了一點。

紙張的金貴,好多的百姓無福享用。

印刷術能大大降低書籍的成本,但印製一本書的所有成本,也得十幾錢。

如果換做是人工抄撰,單單支付抄書的讀書人,一天都得二十多錢的工錢,所以一本書要比印刷花費好幾倍的成本!!

“沒事,朕相信價格慢慢會跌落下來。”李二擺手。

大唐地大物博,因為需求幾萬斤的紙張或許能短時間內影響價格,但他相信很快各地的造紙坊會加大產量供上來。

門門果實,使得長安能夠銜接各地,不愁紙張不夠用。

“嗯,隨你便吧。其實印製了書籍多了也無妨。我感覺你可以考慮開一間書店,低價賣出販賣惠及百姓。”陳玄笑道。

“國師說的在理。”

李二雙眼一亮,本來書籍印製太多也不是一回事。

他的用意是想要將書籍分享給百姓們觀摩,然而不知道是用什麼方法分發出去。

以書店的方式,即可低價將印刷的書籍大量賣給百姓們。

百姓們手上的錢不多,要價不能太高。

本身李二也不是想要靠書來賺錢,讓其染上銅臭味。

所以即使是每本書會虧一點,李二感覺也能接受。

反正長安城的學塾要籌備一兩個月,因此印製的書籍可以先賣給百姓們。

他會讓百姓們明白,讀書識字會比以前容易。

“陳兄所說的書店,是賣書的地方吧,我其實也是第一次聽聞有人拿書出來賣,要是被讀書人知道,可能一部分會難以接受。”李承乾道。

跟很多世家手上擁有大量的藏書不同哪一個不是把書籍視若寶貝,畢竟抄撰一本得花好多錢,所以很多的寒門弟子,經常會互相借書來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