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陳玄宣布,靖陽學院的各項事宜。

“即日開始麵向農家全麵招生,在下個月立秋後開學……”

隨著陳玄的解說,眾人開始了解了陳玄對於靖陽學院的未來規劃。

靖陽學院一共分成三個學級,按照學識劃分為小學,中學兩個學級。

讀完三年的小學啟蒙,可以初步認字,會使用簡單的算術即可,但要從蒙學升到初學,需要通過初學的考試。

並且初學不同於蒙學,開始學習四書五經等複雜的知識。

而且根據學生個人喜好,必須要選擇一門副科。比如學生們可以選擇學習烹製食物的廚藝,或者是煉鋼,印刷術等手藝!

陳玄所說的小學直接把幼兒園,小學的八年壓縮到了三年的時間,而初學對應的是初中和高中,因為專門開始分科,所以不像現代的各個學科會分散自己的精力。

三年初學後,學子們從學院順利畢業,此時有兩條路擺在他們麵前,一個是純陽觀的招生考核。

純陽觀的擴張,自然需要更多的弟子,但陳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要,心性和學識缺一不可。

所以陳玄想自己招生,自己設立考試內容。

第二條路,則是國子監。國子監也麵向靖陽學院招生,每一年會從中錄用一批人才。

而能夠完成桑海六年的學業要求,說明自身的學識水準已經得到了老師的認可。

畢業以後,他們可以留在靖陽學院成為一名老師教書育人,或者繼續學習深造。當然,也可以從靖陽學院考進國子監,最後完成科舉為大唐朝廷效力。

要是考試不通過,讀完三年的小學算是結業了!

畢竟大部分的百姓,能夠初步識字其實已經算不錯了。

六年義務教育也才剛開始,陳玄也不可能一蹴而成。

但是,現在靖陽學院從農家招收的學生都是一些目不識丁的孩子,所以除了蒙學的一年級以外,其他的學級會暫緩開放。

再加上老師數量也不夠,所以也需要時間去慢慢填充。

說完規劃,接下來是關於靖陽學院的校規。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唐有大唐的律法,靖陽學院也有它自己的規矩。

基本上校規和紀律是從以前讀書的學校搬來,類似於禁止破壞公物,禁止打架鬥毆,課堂上禁止喧嘩吵鬧等。

最後陳玄發布的是關於小學一年級的教材,有助於啟蒙的一本“千字文”,一本“弟子規”,一本是關於阿拉伯數字的簡單計算,另外加上一篇韓愈的“師說”文章,用以告誡靖陽學院的所有學子!

教材全部來自後世,是陳玄苦思冥想挖掘出模糊的記憶修改而成的小學一年級書本。

而後續的學習,除了數學的教材需要他自己撰寫,其他方麵倒不用他來操心,有易經,詩經,論語等許多知名的書籍可以參考。

於是,前來報名的靖陽縣百姓們孩子們,在陳玄的吩咐下整齊的排成了五列,每一人在得到工作人員幫忙填寫好自家孩子的資料後,皆可領取兩本白紙修訂的書籍教案。雖然每一本有一百頁,但白紙輕盈,根本不占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