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如月之恒 如日之升(1 / 2)

寧維則並不知道郡守會想這麼多,這會兒還是老老實實伏在地上,等著郡守的答複。

郡守答應得很痛快:“寧姑娘,你先起來吧。等學徒考核之後,你便去衙門裏找我身邊這位曾師爺,讓他幫你安排。”

寧維則一邊起身,一邊對郡守說著感激的套話。

套話沒說幾句,郡守似乎稍微有點不耐煩了:“寧姑娘,可還有其他的要求?”

寧維則識趣答道:“沒有了沒有了,多謝大人成全!”

郡守看似滿意地嗯了一聲,便打發寧維則回去號房休息,準備明天的考核。

寧維則跟在咣當當小板車之後,步履輕盈地回了號房。

此時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了這個女學徒就是吉字號的那一位。

第二天的考核裏,寧維則又一次在眾目睽睽之下得了上上,這一路上遇見的學徒們自然是有羨慕有嫉妒。若是眼神有重量,她這一路上幾乎就要被砸傷。

寧維則沒管那麼多,回了號房趁著天色還亮著,想著剛剛跟黃正浩對話的問題,再次複盤起來。

待到考核結束,郡守沒有再次訓話。熟悉了院子裏這一角夜色的寧維則,睡得還是一樣香甜。

轉眼之間,就是最後一天的考核了。

要說這第三天的創製題,難度真的是全憑運氣。現在看起來,今天學徒們的運氣似乎不錯。

宣讀小吏召集了學徒們,緩緩讀出了題目。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學徒們不由得議論起來:“就是太陽月亮的那個日月?”“就八個字?”“這麼簡單?”

創製題跟之前的兩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製作出來的物品,種類是不受限製的。隻要考官認為能跟描述對得上,有時做個小馬紮可能反而比造張拔步床的評分還要高!

要是從字麵意義上來看,這單純就是對太陽和月亮的景物描寫。要做的話,弄個椅子,椅背雕上日月的圖案,就能說得過去。

可寧維則還是皺著眉頭,苦苦思索著。

這兩句話,為何這麼熟悉?

把大爺遛彎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寧維則,又開始了她的表演,在屋裏轉起圈來。

一圈,又一圈。

再一次走到房間門口時,寧維則抬了抬頭,餘光剛好瞄到隔壁的屋頂。遠處,一棵百年的老柏樹枝繁葉茂,陽光正透過柏樹的枝葉射下來,光點如雨滴般灑落,正照到這邊的房間牆壁上。

白亮亮的陽光刺得寧維則眼前一花,腦子裏卻是突然炸開了一道閃電。

日、月、鬆柏?

這不正是詩經嗎?!

天保定爾,以莫不興。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鬆柏之茂,無不爾或承。

《小雅·天保》!

寧維則的臉蛋上透出了一抹鮮亮的粉紅,滿溢出興奮和喜悅:“我知道了!我知道我要做什麼了!”

腦子裏靈光一閃的物事,正是一扇屏風。確切地說,是一座硯屏,在江南一代又稱為台屏。

所謂的硯屏,就是放在書桌或者畫案上的小型屏風。當然,硯屏也可以放在條案上,和青銅鼎、玉石擺件等放在一起,當作陳設擺件使用。

宋代趙希鵠在《洞天清祿集》中有《研屏辯》,其中寫道“古無硯屏……自東坡、山穀始作硯屏。既勒銘於硯,又刻於屏以表而出之。”其中的東坡就是蘇軾蘇東坡,山穀則是黃庭堅。相傳是因為日光投到墨汁上,反光甚為傷眼,於是二人便發明了硯屏用來遮擋光線。後來,硯屏才漸漸演變成了富於文化氣息的裝飾品,而不僅僅是與文房四寶一起擺在書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