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縣城(1 / 2)

張牛經過一晚上考慮,決定等空間的玉米成熟後再做打算。空間的玉米棒子熟的特快,個頭不但大而且重。單個差不多有**兩明顯屬於巨型類,可把他樂壞了。

他也知道外麵的盛夏玉米成熟大概需要100-150天左右而空間裏的玉米,不知道是因為泥土,還是澆灌空間水的緣故。一般3天就成熟。而且比別的玉米占了很大優勢。張牛曾掰過一次玉米去衣胞。直接生吃,就是有點生澀但是清脆爽口。很不錯。

他在心裏盤算了下。現在這個時候玉米一般可以賣2塊多一斤。自己空間裏的種的幾十棵一棵可以掰幾個,估計能出個100斤多斤那就是300塊左右的大洋。某男雙眼裏直接出現$字符號。上下閃爍。

下午張牛把空間的玉米棒子都摘下來。堆在一旁,把清理掉的玉米稈子都重新埋回土裏。這叫資源回收不能浪費。一般人都把玉米稈放田裏曬幹,把玉米稈子就著泥土燒個七七八八後之後就是經常用於田裏的草灰。

張牛幹脆把旁邊的空地都種上玉米。等下次一起拿出去試賣下。雖然個頭大了點。不過還可以編些謊話。說什麼這是新品種或者土田肥沃應該不是問題吧。心裏琢磨了下感覺這樣回答應該可以了。自從知道這空間有一層和電冰箱之後的保鮮功能之後。他才敢種上第二批玉米。有這強大功能怕什麼。自己甚至感覺比保鮮還要強上不少。

一個星期後,張牛的空間裏已經堆積不少玉米了。遠看象小山似的。拿麻袋裝了三大麻袋。準備明天拿去縣裏賣。畢竟縣裏的生活水平高了。都比較喜歡買些綠色無公害的瓜果而自己的玉米應該是無公害吧。

張家村到縣裏比較遠坐車也要個把小時的路程,張牛決定早上騎著三輪車去。快點的話估計八點多就可以到。麻袋的玉米可以在每人的路上悄悄拿出來。

天沒亮張牛就上路了。這幾天沒下雨。路況還是很好。;路上隻有三三兩兩的人在趕路。

在八點半的時候氣喘籲籲的張牛終於騎到了縣城的農貿市場。今天是星期天,來買菜的人格外多。他詢問幾個賣玉米的的小攤知道現在價格都在2塊5—2塊.8之間還算可以,在一處進處口。從車上把麻袋都拖了下來。倒出來玉米全堆在一起。拿出昨天早已準備好的木牌。刷刷的寫上。“巨無霸”玉米上市,論個賣不過稱,每個標價3塊。之後把牌子放在玉米前麵。就坐在一旁等生意上門。這是他第一次做買賣,心情很激動。看著來往的人巴不得他們都買自己的東西。

沒過幾分鍾一位大媽就發現角落的“巨無霸”玉米。並朝張牛這邊走來。

大媽沒看張牛直接拿起玉米棒子剝開胞衣。嘴裏不斷嘀咕著。不錯,不錯。這個頭還真不是一般大。

“小夥子,你這玉米啥品種啊。我經常到這買玉米還沒見過你這樣的玉米。還真是符合這名字。”

“大媽這是國家新品種還在試驗中呢。。我家有幸成為試點種植戶。所以拿點出來賣賣。看看市民反映能不能接受。張牛耐心的回答。

“哦。難怪我不知道,那我買幾隻回去看看,好的話下次還來你這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