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後世的傳說中,修煉無非就是四種,一是靠靈氣來蘊養自身,然後借用外物來攻擊和防禦。這裏麵最有代表的就是三清,雖然比較容易但不管是自身的攻擊和防禦都太依賴外物,外物的強大與否就決定著自身的強大或者弱小。
第二種則是借用外物來蘊養自身,然後盡量讓自己人物合一,互相融合的越圓滿自身的攻擊和防禦也就越厲害,相傳巫族就是讓自己和法則融二為一,這種方法雖然不論是攻擊和防禦都算是一等一的厲害但是缺點也是異常明顯,容易被外物的特性影響自身,巫族和妖族大戰最後同歸於盡,雖然裏麵有聖人的算計,但更大的原因則是十二祖巫的性格受到法則的影響,變得衝動魯莽,狂傲自大,所以才造成了巫族在優勢的情況下和妖族兩敗俱傷。
第三種是用靈力蘊養自身,然後用自身的靈力來引動天地間的靈力來攻擊或者防禦,這種修煉方式在封神後開始盛行起來,之所以盛行是因為天地間的靈寶越來越少,天道高高在上,法則領悟也是越來越困難,隻能是依靠自身的靈力進行攻擊,但對比自己境界低的還好,對與和自己境界相同的敵人隻能是比較雙方誰能引動的天地靈力越多誰就能獲勝,這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修法不修道,難得長生,對於秦明來說自己屬於先天神魔,隻要保證自己不被敵人斬殺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壽命,應該說這是最適合秦明秦明修煉的,但是用自身的靈力牽引世界的靈力越多,那麼自生就和天地間的因果糾葛也就越深,這也是後世為什麼修行之人生命層次向更高層次轉換之時就會有天劫降臨,和天地因果越深也就天劫越厲害。
此時天道不顯,但秦明也不想以後被天劫追著跑,所以這種修煉方法自然而然也就被跑棄。
最後一種就是後世的武道,因為無法感悟天道,天地間的靈力越來越少,於是隻能用天地間的靈物來彌補自身,使自身越來越強大,然後專精技巧來提高自身的攻擊和防禦,因為用了太多的靈物造了太多的殺孽,所以也就和天地間的因果比引動靈力更加深厚,這也是後世修煉者十個裏麵最起碼還有一個能渡過天劫,而武者卻是十死無生百不存一的原因。
這一種和第三種修煉方式都和天地因果太重,現在天道不顯還沒有什麼,但是以後以秦明的出身絕對會變成天道的免費打工仔,秦明可沒忘了以後人族會經曆什麼,既然自己出現了那麼就憑前世的身份是絕對會幫人族的,但是幫人族就是和天道和聖人作對,自然不易和天地因果糾纏過深。
但是第一種和第二種的缺點太過明顯,也是不可取的,那麼自己應該怎麼辦呢?秦明陷入了迷茫之中,反複回憶著前世的記憶希望從中找出一條出路。
前世因為互聯網的存在,各種思想時刻在網上碰撞,每次碰撞都會產生新的思想火花,秦明不求將所有思想都融入己身,隻求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現在情況的辦法。
玄幻、科幻、末世、靈異,秦明腦中閃過後世看過的說有希望從中能夠獲得一絲絲靈感,可惜裏麵的思想都不符合自身的現狀,就在秦明沮喪之際,秦明終於回憶到了前世看過的,在天龍八部裏麵關於段譽北冥神功的介紹引起了秦明的興趣。
“吸人內力,百川彙海,為己所用”
這不正適合自己的現狀嗎,將天地看作一個對手,自己將對手的內力也就是靈力吸納回來然後自己使用,現在天道不顯也就不用擔心和天道產生因果,因為已經將天地靈力化為了自己的靈力所以也不用擔心天道接管洪荒後和自己算帳,多好啊,這樣隻要自己在天道顯化之後不再吸納洪荒的靈力,那麼自己就和天道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天道顯化以後那是以後的事,現在還是先化形再說,隻要趕在魔道大劫前將天道顯化後靈力的問題解決了就行。
想到就做,秦明立刻就將周邊的靈力吸納入體內,因為這門功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怎麼樣才能將別人的內力化為自己的內力,所以秦明不敢吸納過多先是將靈力原子一顆一顆的吸入體內,然後用自己的精神力將靈力原子包住慢慢的在靈力上打上屬於自己的烙印,然後在慢慢轉換成屬於自己的靈力。
秦明不知道精神力是否能夠將靈力轉化成專門屬於自己的靈力,但是後世傳說洪荒各位大神煉寶都是用元神之力的,所謂元神之力說白了不就是精神力加上靈力的組合嗎,既然精神力能煉化法寶,那麼自己的精神力總不至於連一顆靈力原子都無法煉化吧。
現在秦明隻能希望後世的傳說是有據可依的,不然自己就隻能另想他法了。
秦明將自己的精神力全部收斂一遍又一遍衝刷著體內的靈力原子,不知過了多久,秦明原本沉寂的精神力散發出一股喜悅的精神波動。
“成、成了,果然古人傳言不虛啊”
秦明望著體內那一刻閃爍著微光的靈力原子,激動的想大聲長嘯,可惜他還未化形,隻能用起伏的精神力來表達自己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