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丁鶴年說出此話時,眾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
聖人李景雙眼緊閉,但也關心著最終結果。
其餘眾人更不必說。
雖說文傳明十分自負,賬冊除了他,誰也看不出貓膩。
可畢竟丁鶴年術數厲害在晟國出了名的,不然也輪不到這人當上戶部尚書。
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丁鶴年的身上。
李景緩緩睜開雙眼,表現出一副悠然自得、君心似海的模樣。
“丁尚書,可有結果了。”
“回聖人,有結果了。”
這一句更加讓人緊張。
文傳明的自負一下子好像消失一般。
李淑婉、李慕白、李適三人除了緊張,更多的是期待一個他們想要的結果。
“什麼結果?”李景問道。
“這本賬冊所記十分完美,並且有些項目環環相扣,讓人查看起來十分便利。”
此話一出,殿內左右兩側之人的表情是涇渭分明。
左側三人立刻眉開眼笑,猶如大戰取勝一般。
右側三人除了失意,還有的便是氣憤和無奈。
連晟國這麼有名的術數高手都看不出端倪,看來文傳明所用之法確實厲害。
李景笑了笑,道:
“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了,朕也不想追究誰的責任。”
李適還不想放棄,他跪在地上道:
“父皇,何玉、趙琦、馬安招供有功,望父皇從輕處罰。”
李慕白、李淑婉也一同跪下。
“臣附議。”
“兒臣附議。”
“怎麼?你們還嫌今日沒有鬧夠嗎?
‘軍馬案’,朕自有決斷。
何玉乃軍馬案罪魁禍首,他罪無可恕,斬立決,不過他妻兒老小可以不追究,家產沒入內廷司。
趙琦刺殺長公主,光這條就是謀反的罪,要誅九族,朕也隻辦他一人,不處置妻兒老小,家產沒入內廷司。
馬安本就在京都為禍多年,據承旨司後麵查證,這廝手上還有不少人命案,不過此賊子孤身一人,故隻判他一人斬立決。
正好京兆府尹空缺,讓李慕白調任京兆府尹,順便將京都盟在京都勢力一網打盡。
禹王、長公主查辦‘軍馬案’有功,賜黃金千兩。
‘軍馬案’就到此為止吧。”
如此冗長的“軍馬案”旨意,這其中便是李景深思熟慮、再三均衡過的考量。
李慕白心氣、能力可用,京兆尹一職可讓他蕩滌京都風氣,為李景贏得名聲。
隻殺禍首,不牽連家人,這便是給禹王李適及長公主李淑婉的麵子。
李淑婉、李慕白、李適三人就這樣跪著,絲毫沒有領旨謝恩之意。
李保也是個機靈人。
“二位殿下,還有狀元郎,這是聖人最大的恩典了,放過了何玉、趙琦一門家室。
這樣僵持著對誰都不好看,幾位還不謝恩。”
李保所說也是肺腑之言,李淑婉三人如若還不識趣,屆時可能會害了何玉、趙琦妻兒老小,也會牽連到自身。
並且李慕白剛中狀元不久,便任了京兆府尹這樣一個三品京官。
這也是天恩浩蕩!
這要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早已喜不自勝了。
可此時李慕白還在對“軍馬案”的真相耿耿於懷。
一切調查都很順利,多名人證指認言升,可現在幕後之人卻安然無恙。
李慕白望著左側三人,他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