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對於接下來即將要前往各個偏遠地區的事情,許多的大臣臉色蒼白。

在長安過慣了舒適的生活,如今讓自己去受苦,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待遇,摸爬滾打那麼多年,自己為的不就是這樣的體麵生活麼?

這是讓自己回到之前?

“陛下,臣認為太子殿下的這個提議,實在是有些不妥。”

“並不是臣等不願意與百姓交流,而是大唐上上下下的事務繁多。”

“如果臣等都去體察民情,那所有的一切,都會亂套的。”

“總不能讓那些毛頭小子來處理這些事務吧?”

此時一些大臣,忍不住地站出來說道。

這實在是影響到了他們的切身利益,不然的話,是不會出麵得罪太子殿下的。

當然,一些真正身居高位的大臣,此時則是有些不以為然。

因為他們清楚,陛下是絕對不會讓太子殿下的這個提議成真的。

此時要是表態,反而會給太子一個不好的印象。

這樣的替罪羊,自己才不會當。

反正有的是人急。

也有如房玄齡一輩的人,對於李恪的這個提議,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們非常清楚,李恪的這個提議,目的是為了什麼。

但雖然清楚,可一樣不看好。

畢竟就像之前那些大臣所說的一樣,讓他們都去體察民情的話,大唐的一個正常運轉都是沒有辦法保證的。

李恪看著反對的眾多大臣,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隨即非常嚴肅地望著他們,目光有些質疑。

“諸位大臣,你們的內心真實想法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本太子倒是有辦法可以解決你們的顧慮。”

“每一位去體察民情的朝廷官員,你們之前所負責的事情,本太子都會親力親為。”

“如果到時候有什麼不足的地方,還希望諸位多多指教。”

李恪的這個言論,讓他們這才反應了過來。

太子殿下從一開始讓自己等人去體察民情是假,想要接管自己的事務,這才是真。

隻不過他當真就這麼自信,能夠一個人兼顧這麼多的事務嗎?

“太子殿下出發點是好的,隻不過平日裏,我們負責的事務太多,太子殿下會兼顧不過來的。”

“臣等先替眾多的百姓,謝過太子殿下。”

“這個決定,依然不妥。”

“臣附議。”

李二看著逐漸混亂起來的隊伍,不由有些心煩意亂。

“行了,既然如此,這事改日再議。”

“如今大唐糧食充足,軍事強大,疆土更是達到了一個難以想象的地步。”

“原本有太子負責西域,朕非常的滿意。”

“如今太子回到長安,自然需要有人去接管西域,不知眾愛卿可有合適的人選?”

李二語氣有些高深莫測地道。

所有人聽到這裏,心裏一喜。

如果是以前的西域,估計怎麼勸自己都不會去。

可如今西域在李恪的治理之下,井井有條。

發展也是非常之迅速。

如今誰要是去管西域,這簡直就是一個香餑餑。

“陛下,臣認為在管理方麵,有些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