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先帝在位的時候,大盛都風調雨順,為什麼他一上位就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先帝在世的時候,他們兄弟之間不說兄友弟恭,起碼表麵上看起來還是很和氣的,可先帝剛剛撒手人寰,都還沒涼透呢,他們就開始為了皇位各種算計。
好在最後坐上皇位寶座的人是他!
為了所謂的名聲,為了安撫宗室,他沒對秦王動手,隻是暗戳戳羞辱他,誰能想到,他這個好弟弟,居然給他玩了這麼一手。
要不是宋宴淮製出了水泥,江南怕是早就落入秦王之手了吧?
這幾年發生的事情,一一早眼前飛快掠過,聖上很快就定了定神,他自言自語道:“宋宴淮給朕解決了這麼多的麻煩,朕還真是要好好賞他。”
國庫空虛,剩下的銀兩還不夠他修建行宮,聖上自然舍不得賞賜金銀珠寶了,想了想,他決定還是給宋宴淮升官!
大盛官員的俸祿並不多,以宋宴淮為例,他是正四品京官,一年的俸祿也就才一百二十兩銀子。
一百二十兩銀子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那是天文數字了,但是對於身居高位的人來說,還不夠他們送一次禮。
對聖上來說,一百二十兩銀子不就是他一頓飯錢麼?
所以聖上把目光放到六部,挑挑選選了一番,最後發現吏部侍郎前幾天剛剛給他上了辭官的折子。
吏部侍郎是為什麼要辭官來著?
聖上費力地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想出是為什麼,反正不管為什麼,他都把折子送上來了,那他就批了!
身為君主,自然是要成全臣子們的心願啊!
他不想當這個官,那他成全他。
聖上大手一揮,準了!
且不說在家裏苦苦等著聖上挽留的吏部侍郎收到回執時,有沒有被氣死,就是內閣的閣老們看到了聖上的批複,也覺得會心一擊。
要知道吏部侍郎不過是因為政見不合,跟聖上產生了爭執,一氣之下才上了折子,說要辭官。
按照正常流程,聖上不應該挽回麼?怎麼他就真的直接給批了?
禮部尚書見不得自己的老夥計就這麼退出朝堂,他去求見聖上,想要為自己的老夥計求求情。
誰知道聖上聽說了他的來意後,一臉不解道:“他既然不想離開,那為什麼要給朕上辭官的折子?他既然上了折子,想必他就是這麼打算的。”
“身為天子,自然是要滿足臣子們的心願了,他不想當官,朕成全他。”
“皇上,王侍郎他的意思並不是辭官,而是希望皇上看到了他的折子,想到他昔日的好。”吏部尚書斟酌了一下,才說道:“前幾日,他因江南官員調遣的事情跟聖上起了爭執,他不是故意跟皇上起爭執,主要還是想給世家子弟多掙一條出路。”
聞言,聖上這才想起來幾天前的那些事情,他不甚在意地擺擺手道:“朕對世家子弟算是多有照顧了,可你看看,世家出身的那些官員,一心一意就想著為自己的家族和親朋戚友撈好處,從來就沒有想過為朝廷和百姓做點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