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個回到裏屋,我讓王盟給這老頭子倒了杯茶,就讓他把東西拿出來,那金牙老頭有點不好意思地從懷裏掏出一張白紙遞給我,我一看就來氣,靠,還是個複印件。
“那是啊,那寶貝那能到處揣著跑啊,一鬥就碎。”他說,還固作神秘的壓低聲音:“要不是我路子廣,這東西早跑到國外去了,也算是為人民服務,對吧?”。
我嗬嗬一笑“看你那樣子不就是個倒鬥的嗎,我看你是不敢出手,這是國寶,你腦袋不想要了!”
一句話被我揭穿,老頭子臉就綠了,可他有求於我,還得忍著,說:“也不能這麼說,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道道,想你老爺子當年在長沙做土夫子的時候,那也是威名遠播…”
我一個手指頂到他鼻子上,說道:“你話頭別太多,再要提我爺爺,這東西你自己拿回去慢慢看!”
“好好,咱打住,你快給我瞅瞅,我也好快點跑路”
我展開那白紙頭,一看裏麵的排版就知道,這是一篇保存完好的戰國帛書,但並不是我爺爺當時盜出來的那一份,不過再仔細一看,又發現和真品有一切不同。我既然答應幫人看,也不想敷衍了事,勉的他們以後過來找我麻煩,就將這個東西放到放大鏡下,仔細的查看。
看了有一根煙的時間,我心裏才逐漸有了底,對正滿懷希望看著我的金牙搖了搖頭,說道:“雖然從複印出來的線紋來看年代也比較久遠,但是應該是後幾朝的贗品,也就是說是古董贗品,這個是個身份很尷尬的東西,你這個東西複印的這麼差,我也看不出個把握來,隻能猜是漢代的東西,怎麼說呢,你說他是假的,也不是假的,說他是真的,也不是真的,就是這麼個東西。”
“那這是不是你爺爺盜出來的那一份?”
“實話和你說,我爺爺盜出來的那份他自己都沒來的及看上一眼就被那美國佬騙過去了,你這問題我實在回答不了你。”我裝出特誠懇的樣子歎了口氣,心想,如果讓他知道我手裏有拓本,肯定會流傳出去,到時候招來其他人就不好辦了,不如忽悠他一下,讓他自己去其他地方想辦法。
那金牙老頭看我的樣子,還真信了,歎了口氣:“那真是不湊巧,那看樣子不去找那個美國人,恐怕還真沒指望了。”
“怎麼,你們怎麼就這麼在意這一卷?”我問道,這太奇怪了,這古籍的收藏都是看緣分的,想把一套20卷戰國時期的古籍都找到,那也未免太貪心了。
“小兄弟,不瞞你說,我還真不是倒鬥的,你看我這身子骨,那夠折騰啊,不過我那朋友的確是行家裏手,我也不知道他賣的是什麼關子,總之,人家有人家的道理,咱也不好多問。”他嗬嗬一笑,搖搖頭又歎了口:“那行,既然得你這句話,我也死了心裏,不耽誤小老弟了,先走一步”
說完他就站了起來,朝我抱了個拳,然後頭也不回的就走了。我看他走的如此失望,心裏也有一些不忍,不過幹我們這一行的,不處處小心是絕對不行了,他這樣的小事情,大不了也就是多花點時間,我想了想也就釋懷了。
這個時候,我突然那張複印紙並沒有帶走,可能是剛才受的打擊太大,我順手拿起來看了看內容,突然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圖案,那是個狐狸一樣的人臉,兩隻沒有瞳孔的眼睛很有立體感,好象從那紙上凹了出來一樣,看的我吸了口涼氣,我剛才隻關心著判斷他的年份,沒仔細看內容,現在看來,這應該也是一份罕見的珍品,等老癢出來,用這複印件做幾塊假的拓片也夠我樂的。
我用數碼相機把它給拍了下來,將紙頭拿給外麵的王盟,如果那金牙等一下回來,就直接還給他,勉的他以為我有心貪他便宜。
我爺爺是長沙土夫子,就是盜墓賊,爺爺入這行一點也不奇怪,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世襲,我太公的太公13歲那年,華中一帶鬧旱災,那年代,一鬧旱災就起饑荒,你有錢也買不到東西吃,那時候長沙邊邊角角裏啥都沒有,就是古墓多,於是靠山吃三,靠墓吃墓,全村人一起倒鬥,那幾年不知道多少人餓死,就他們那村一個都沒死,全靠挖出來的東西跟洋人換糧食吃。
後來時間長了,這東西就有一個文化的積累,到我爺爺那代,已經有行規,有門派之分,曆史上盜墓的分南北兩派,土夫子按習慣來分,應該屬於南派,主要靠探土尋找古墓,民國前用探錐,民國後用洛陽鏟,一隻鼻子就能斷定深淺朝代,現在很多小說裏描寫動不動就洛陽鏟,其實北派是不用洛陽鏟的,他們精於對陵墓位置、結構的準確判斷,就是所謂的尋龍點穴。
南北派是文人墨客分的大派係,本來和江湖上的事情並不搭嘎,後來幾經亂世,半路出家的人多了,逐漸就把這些東西帶到這一行裏,我爺爺以前也沒給自己下過定義,後來下麵的徒弟問起來,才意識到自己的做法大概可以歸屬於南派,兩派自確立以來就紛爭不段,南派說北派不實在,花花腸子太多,盜個墓還搞這麼多名堂,進去東西拿了就走貝,還要一扣二扣的,官僚主義。南派規矩不多,且從不忌諱死人,北派人罵南派是土狗,糟蹋文物,倒過的鬥沒一個不塌的,連死人都拉出來賣,南派罵北派是偽君子,明明是個賊還弄的自己什麼似的。後來兩幫人踩盤子的時候經常為了一個鬥鬧到火拚的地步,湘西那邊甚至還有鬥屍的事情發生,最後兩派終於劃長江而分,北派叫倒鬥,南派就叫淘沙或是淘土,洛陽鏟還是分了之後才發明出來,北派人根本不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