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魯王 第三章 瓜子廟(2 / 3)

我趕到三叔那邊,他正在給邙山那邊打電話,說要調幾個有經驗的夥計過來,他邊說邊寫了張條子給我,讓我幫他去製辦些東西。還囑咐我:“千萬別買了假貨,還有,準備套旅遊的行頭出來,不然還沒到地方,我們就先拘留了。”我忙不迭的點頭答應,就各自分頭去忙。

三叔要的東西都比較刁鑽,恐怕是想為難一下我,這單子裏的東西一般店裏還真沒有,比如什麼分體式防水礦燈,螺紋鋼管,考古鏟頭,多用軍刀,折疊鏟,短柄錘,繃帶,尼龍繩等等。才買了1/2就花了將近1萬錢,有些東西還要先定貨才有。

不過這些還算是好的,最麻煩的是單子上還要買槍,三叔估計這次要進老林子裏,沒槍不成事情,不說妖魔鬼怪了,碰到隻野豬也夠我們受的,槍必須要買,而且還不能買氣槍。我手上沒路子,就整天往舊貨市場跑,黑白兩道到處打聽,最後總算弄來了幾隻二手的雙管獵槍。槍。

三天後,我一行五人,上了開往山東臨沂的長途汽車。

這次三叔一共帶了三個人,其中兩個我以前見過,都是實在人,聊的很開,第三個就是我在三叔樓下看到背著劍盒的那小子,不知道和三叔是啥關係,也跟來了。不過這小子特討厭,整個兒一拖油瓶,一路上屁都沒放一個,就直勾勾看著天,好象憂鬱天會掉下來一樣!我一開始還和他說幾句話,後來幹脆懶的理他,一直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汽車在高速上飛馳,旅途漫長,我們用睡覺打發時間,一直迷迷糊糊的。十二個小時的顛簸後,我們到達了臨沂。

臨沂是古時候魯國的所在,地處丘陵地帶,位於泰山之陽,三叔比對了古魯國和齊國範圍內的所有地形,將主要的目標定在了臨沂沂蒙兩山的蒙山。因為資料匱乏,我們也不知道那個地方到底是在當時的魯國境內還是齊國境內,走好走一步是一步。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雄峙於山東省平邑縣境內,位於山東臨沂的西北部,為泰沂山脈係的一個分支,跨臨沂市的平邑、蒙陰、費縣和沂南四縣,西北東南走向,綿亙有七十多公裏,有幾處旅遊開發已經比較完善,我們買到一些旅遊地圖,對照之後發現與我們手中的地圖並不吻合,我們要找的地方,恐怕在大山的更裏麵。

我找了幾個當地的山民導遊,向他們詢問在地圖標出的古地名,都沒有什麼結果,那一帶久曆戰火,很多村子抗日的時候都給鬼子燒光了,探究起來非常困難。5個人無計可施,在幾個風景區瞎轉了幾圈,決定先進山裏再說,我們上了當地的土巴士,一直坐到瓜子廟再往西四十多公裏的地方,然後換土摩托再往小路裏走,最後坐牛車轉盤山的土道。我們從牛車下來的時候,發現前後除了望不見頭的丘陵之外,看不到任何現代化的東西。

我們以為到地方了,就全部從牛車上跳了下來,這時候前麵跑來一隻狗,我三叔一看就樂了,一拍趕牛的老頭和他開玩笑,“老爺子,下一程咱騎這狗嗎,恐怕這狗夠戧啊!”

“咋能騎狗呢?“老爺子大笑:“這狗是用來報信的,這最後一程啊,什麼車都沒咧,得做船,那狗會把那船帶過來咧。”

說著就把牛車往一斜坡下趕,我們也匆忙跟著下去。這裏的丘陵與南方的又不一樣,海拔高,因為長年累月沒有人類活動,灌木很茂密,地下蓋著很厚的一層腐蝕土,泥都是黑的,一腳下去有時候能沒到你膝蓋。我們砍掉幾根樹枝當拐杖,邊走邊探路,走的十分小心。

下到山穀裏之後,麵前出線了一條碧綠的山溪,有五六船寬,看不到水底不知深淺,溪兩邊除了我們站的這裏有一塊平坦的山岩之外,其他地方都是高聳的峭壁,上麵樹冠枝披葉漫、濃蔭蔽日,遮住大部分的太陽,使的四周的氣溫又下降了好幾度。

三叔扶在牛車後麵,問那老頭“這狗,還會遊泳?”

“遊的可好咧,遊的可好咧”老頭子坐在車上,用煙槍敲了敲那狗的腦袋:“驢蛋蛋,去遊一個看看。”

那狗還真有靈性,“汪”一聲跳到河裏,撲騰撲騰遊了一圈。上來抖抖毛,就趴地上吐舌頭。

我們都樂了,那老頭子看了看天,對我們說道:“現在還太早,那船工肯定還沒開工,咱們先歇會兒,抽口煙。”

我一看表:“下午2點還沒開工,你這船工是什麼作息時間啊?”

“我們這裏就他一個船工,他最厲害咧,他什麼時候起來什麼時候開工,有時候一天都不開工,能把人急死咧。”老頭子笑笑:“沒辦法,十裏八村的,就他這麼一家船家,他想怎麼整就怎麼整,村長都拿他沒辦法。”

“那你們還不得開個代表大會,把他給撤了,換個利索人啊?”三叔問他。

“俺們也想,你們是外地來的,不知道,這裏的山神爺隻賣他麵子,別人隻要一進那山洞洞就肯定出不來。就他帶著能過去,也不知道咋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