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有緣何必阻擋,牽因天外飛來(1 / 2)

長河流轉,顯出的不是史家所重的朝堂事,而是兵家兵馬奔騰之景,時而正兵壓敵,時而奇兵奇襲,將領一令,萬千相隨,有如一人,當真將調兵交戰之法,演繹到了巔峰之境!

邱言隻是沉浸其中,就隱約體驗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感,氣勢如虹,難以抵擋!

另一方麵,畫中山川河流變遷,但那山河中的很大一部分,邱言心裏都有印象,認出是北疆與南疆一隅。

“這本書冊,乃是我東華之人書就?”

認出了山河,結合剛才話語,邱言如何還猜不出其中奧秘,腦中的種種信息串聯起來,一下子就分明許多。

跟著,他心念一凝,在那長河景象裏麵,看到了幾麵大旗,上麵赫然寫著“大齊”兩字!

大齊王朝!

這是大瑞之前的王朝,為前朝之名,起於齊魯之地,故以此為名,大齊崩,大瑞起。

心中默念王朝名字,意識聯動之下,神靈身中的離卦猛然一震,隨後牽引因果,投影出一道身影,赫然是當初在遺蛻之地所見的董太師。

那位太師,當初在遺蛻之地占據了好大一片部族,聲勢無雙,隱隱參透了一點法域奧秘,將好好一個部族化作人間鬼蜮,最終更從那圖騰柱內的火苗處窺得機會,差點功成,但最終卻被邱言所得,其人在離卦卦象的催動下,隻得退避,離開了遺蛻之地,返回現世。

如今,邱言為官之後,雖然之前半年都安居於翰林院中,可還是有些消息渠道,大致知道了那位太師的蹤跡。

“現在因果震動,顯露此人身形,想來是日後與我還有糾葛,這且放下……”

念頭一轉,董太師的身影慢慢模糊,化作一朵白蓮,最終隱沒。

與此同時,《問對》所化的曆史長河亦演化完畢,最終融入邱言心底。

但在這期間,邱言卻從長河裏麵,總結出來了一套經驗,其核心就是一句——

掌握主動!

當然,書中話語,沒有這般直白,而是用的“主客”之詞來描述,以主擊客,方能常勝,若是局勢不利,居於客地,那也要變客為主。

主動權,掌之者勝,失之者敗。

以此為核心,方能展開這奇正、虛實、攻防、營陣的變化。

“好個《問對》,竟以堂堂大勢,而言機變,又以朝堂之理,延伸出臨敵指揮之要,當真是一本奇書,這樣的書出自東華部洲,甚至還是前朝之人書就,那這個人的身份絕對不低,其人名聲,也不能默默無聞,隻是為何我在那兵閣裏麵,竟然沒有見過此書名字?”

邱言執掌兵閣時,其中聚集大量兵家典籍,論詳實與豐富程度,不亞於王宮皇室所藏,雖然沒有珍貴原本,卻不乏真本、藏書,其中不少書冊中更有大儒、宗師看書時總結的心得、注釋,仔細研讀,都能引起文思、心念。

正是有著這樣的根基,邱言方可迅速奠定基礎,一旦時運到來,才能抓住之後,立時成就典籍。

想著想著,他又憶起剛剛對言兩人,在長河顯形後,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殿中之人,便就融入其中,不見了蹤影。

說來也是,畢竟是一點意念殘留,並非真身,最多給予牽引,又如何能夠久留。

不過,現在回憶兩人裝扮,結合前朝事跡,倒是很快推測出其人身份。

“身披戎裝、但氣度儒雅之人,很可能是前朝軍神衛國公,相傳此人乃是有名的儒將,行事最是穩妥,帶兵時往往能將劣勢轉為優勢,暗合主客易位之說,況且,傳聞中,衛公曾留下一卷兵法,卻在戰亂中散佚、失傳了,所以兵閣中並未收錄。”

對於這衛公的名聲,邱言早有耳聞,也知道衛公兵法失傳之事,說起來,他和這兵法還有一點聯係,那日龐府別院的酒宴,龐倩茹拿出的兵家雜記,之所以能引得眾人在意,就是由於裏麵記載了衛公兵法的隻言片語。

也是這一點隻言片語的根源,才能投影一片平原。

“兵家雜記演化出兵家世界,我在其中征伐,最終得勝,念入此地,在這裏碰上衛公留下的原本精神,倒也說得過去,不過當時那兵家世界裏留聲的人,自稱姓林,又和衛公不同,畢竟衛公本名為李。”

他將種種關係理清,靠香火心念的分析,歸納出七種可能,但因手頭信息有限,還不能確定到底是哪一種。

“不過,若真是衛公,與其交談問對的那名身穿龍袍之人,豈非就是名傳至今,有賢君聖明之稱的大齊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