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就是命好,落到這裏也有護持。”
另一邊,血色天地中,刀山與火海的交界處,正有幾名承受烈火灼燒之刑的男子在慘叫的間隙,發出抱怨。
隻是,這抱怨的話語剛說出口,那嘴裏又有源源不斷的鮮血流出,血液滴落在大地上,侵染其中,給大地的顏色又增加了一筆。
幾人背後,火舌滾滾,那火焰似乎有著靈性,一次次的轟擊過來,在身軀表麵蔓延,而幾人身前,則有幾把閃爍著寒芒的利刃,從山壁中疾刺出來,貫穿了身軀!吹毛立斷的刃口,在那骨肉皮膜中劃動、攪動,將他們重創!
他們臉上的表情,因痛苦而扭曲,眼中更是充斥著痛苦、悲涼和後悔等神色,身上鮮血淋漓,大片的皮膚烏黑、破碎,散發著焦味。
身前劍刺,身後火烤,這種景象,多出現在陽間描述陰曹地府的故事裏,是用來懲治惡人的,讓那惡人為生前所為付出代價,以此來警醒世人,勸人向善。
可這一切,在此處都發生了偏轉。
很快,這群承受酷刑的人,悲慘叫聲略有平息,那眼眸轉動,目光就都落在不遠處的一人身上,露出妒忌、羨慕和怨毒的神色。
這人的衣著華貴,麵容幹淨,和其他人滿是血汙的麵容形成了鮮明對比,他的身上更有一層淡淡的屏障,阻隔了火焰不說,連山壁中疾刺出的利刃,都不能傷他分毫——
利刃隻要彈射出來,擊在其人身上,立刻就會被屏障彈開,滑落在一旁。
不過,利刃衝擊時所帶來的衝擊力,卻無法因此抵消,難免將這人給推動的東倒西歪,不時倒落一旁,顯得狼狽異常。
這個人,自然就是大瑞至尊李坤了。
那日,他靈魂出竅,被鬼差以鎖鏈捉拿,拉入鬼門,到了這片血紅天地,還沒有搞清楚情況,就被帶到殿堂上接受審問,跟著被丟入此處。
刀山火海,在陽間就被傳的沸沸揚揚,讓人聞之心顫,親身體驗之後,更讓人心膽俱裂。
李坤的心神早就繃到了極限,雖不至於被火焰燒身、被利刃貫穿身軀,可看著旁人不斷經曆這個過程,而且一連幾天,也是一種精神上的煎熬。
更不要說,幾日沒有安眠,更未進食、喝水,他也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說來也怪,明明是靈魂出竅,但來到這裏之後,李坤卻感如有著肉身,不光有著完整的五感,更有著口渴、饑餓等感受。
隻是罪罰之地,無處可供安眠,更沒有東西給他解渴、充饑,身心備受煎熬。
這位人間至尊在經曆一開始的慌亂後,如今也隻能小心翼翼的呆在一處,忍受煎熬,在這期間,還要不斷聽聞周圍人的慘叫,聽到那些人的懺悔。
與想象中不同的是,懺悔之人口中所說,不是生前在陽間所做壞事,而在訴說著生前遵紀守法、與人為善的經曆,並保證若有來生,必定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絕不會再壓抑自己和他人的本性,要做到人性權柄高於一切。
“莫非,朕治理國朝,讓人安康,傳播律法,彰顯秩序,都是錯的?”看著那一名名懺悔之人,李坤的心裏,終於誕生了這麼一條念頭,並且越發強烈。
但這個時候,又有個聲音在他心底響起——
“陛下若因受到責罰,就懷疑事情的對錯,難免以偏概全了。”這個聲音來的突兀,而且聲音奇異,有著陣陣回音,似多個人同時出聲。
但李坤並無一點意外,他心裏清楚,眼下情況惡劣,若不是有神人暗中庇護,局麵無疑會更加困難,至少那烈火和刀刃,都要加諸在身,而這個神人的意念,正依附在自己手中。
想著想著,李坤在心裏問道:“尊神對此有何看法?朕本來也是堅定己念,但若治下百姓,死後都要淪落於此,那朕堅守的信念,又有何意義?”
那心中聲音就回道:“陛下多慮了,幽冥之道也有諸多分別,死後去處與部洲本身的特性息息相關,我大瑞百姓死後之往,其實並非此處,而是另外一處冥土,秉承賞善罰惡之理。”
“並非此處?”李坤到底是當皇帝的人,隻是一聽,就把握住了背後的隱藏信息,但沒有深挖,繼續問道,“但有這麼一片地方存在,終究是天地間的某種暗示,冥府廣闊,除了天地自生,應不會是人為而成,這也就代表了天地中的一種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