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昆說:蔡總合夥開公司等以後在講了,現在的要做的是把話題製造起來。
蔡總等一下我手機把合同拍個照,故意拍模糊一點,你把照片傳到網上門去,找人製造話題推廣這些費用你到時候告訴我,我在把錢轉給你。
蔡東陽說:李總談什麼錢呀?談錢多傷感情對不對,你這麼好的營銷計劃都告訴我了,我還收你的錢天理難容啊!
李昆看蔡東陽說的認真就沒堅持給錢了,必境自己現在也缺錢能省就省點。
接下來倆人就商量了一下造勢的細節,商量完蔡東陽就趕緊回公司去了,他要回去驗證一下這個營銷手段行不行。
2002年的互聯網還是門戶網站的天下,在當天晚上的時候國內現在最火的門戶網站123..出了一條新聞,深海某不知名電子廠居然花2000萬請F4和大S代言廠品。
另一家門戶網站頭條新聞,震驚天價廣告代言F4和大S創下天價2000萬代言費的記錄,代言的廠品居然是國內不知名的電子品牌。
百度貼吧裏麵也是這個話題,某貼友吹牛的吧!還F4還兩千萬,你們以為是兩千塊錢,肯定是假新聞。
這樣質疑的聲音接二連三,但是人就是這樣你越懷疑就越有話題,越有話題就會傳的更厲害。
經過一個晚上網友的激烈討論,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因為沒有什麼能證明的東西,話題熱度慢慢降了下來。
突然網上某娛樂八卦新聞爆出了,李昆故意用手機拍的模糊合同,經過多次轉發又把熱度拉了上來。
而且這一次比昨天更火爆,因為昨天沒圖沒真相,大不分理誌的人都沒發表意見。
這次有圖有真相而且連簽約公司的名字都看見了,深海星耀公司,但是除了這個公司名稱看的清楚,合同的內容又很模糊,有些字還看不清楚。
如果星耀公司是個大品牌公司,熱度因該也有但是絕對沒有這麼熱,畢竟一個小公司的營業額才多少。
居然會花兩千萬請代言,F4的熱度加上小公司的熱度,產生了化學反應。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在第二天李昆開車來公司的時候,公司門口已經圍滿了娛樂八卦記者。
不是沒有人去求證F4的經紀公司,但是李昆早就預料到了,提前打了電話給柴小姐,叫她廣告策劃沒有完成之前不要透露是否簽約,而是不否認也不承認。
所以今天才會有這麼多記者找來星耀公司求證,李昆前麵的路給他們阻攔了,按了一下車子喇叭。
那些記者轉過頭來看到一部奔馳豪車要進公司,猜想這一定是公司老板,然後一屋瘋的圍了上來。
李昆的車窗是關著的,那些記者就敲窗戶車前麵還有記者攔住,李昆搖了搖頭內心也是無語了。
李昆隻好把車窗搖了下來,那些記者看李昆把玻璃降了下來,爭先恐嚇的把話筒舉了過來。
這時候記者也看清楚了李昆的臉,內心都想這麼年輕,這更是一個話題了。
年輕的老板,兩千萬的高價代言費,在加上如今最火的明星F4,這妥妥的話題量。
想明白這些的記者更瘋狂了,都想采訪到第一手資料,相機和攝像機哢哢響個不停。
有一個記者搶先發言了,先生你是星耀公司的老板嗎?
李昆點了點頭算是回應了。
然後又一個記者問到:你們公司是不是請了F4代言你們公司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