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點頭:“和離吧,楊氏不是個賢惠的。”
真怕她以後搞出什麼來。兒子是自己的、雖然未必多少感情,但對兒媳更沒情。
桓樾說:“楊家、現在也沒地方去,不如也送去長春觀?”
吳王看她、是真心善,出家至少還有一條命。
桓樾解釋:“母子天性,以後母子可以見,孩子大了也可以將娘接過去孝順。”
前提是當娘的得明白了。真明白大概也不願去?不過去也沒什麼。
吳王想想,沒說什麼。畢竟還早。
或許到時他都死了,孫子要養他娘,吳王管那麼多做什麼?
當今把謝謖叫進來,問問他的意思?
謝謖能說什麼?自從他不是郡王,楊氏雖然自己娘家也完了、但還是很不願。
謝謖說:“楊家還有些人的,楊氏打算幫他們。她要是願去就好了。”
肯定不能,那就和離。
謝謖想想,請旨:“侄兒以前就有興趣,鬥膽問一下,能否去軍器監?”
桓樾點頭。
當今看她。
桓樾眨眼睛:“要搞的東西太多了!要能保密的,還要聰明的。妾覺得堂兄倒是挺好的。不過搞研究很枯燥,很容易掉頭發。還可能著魔。”
吳王還是攔一下:“給他點東西看著,過兩年再說。”
桓樾點頭:“大伯要對堂兄有信心。現在這塊還不完善,感覺聰明點的、都在走科舉。其實理工科更有魅力。”
謝籀說:“文字也很有魅力的。”
吳王心想,青蛾知道的太多,謝謖就算想搞大概也搞不了。
謝謖突然就覺得很坑。
當今想明白了。
隻要能鎮得住還怕謝謖?再說韓歐默說的那麼多東西總是要人去做。
讓謝謖負責一塊還是有能力的。還有吳王鎮著,是比較放心。
至於吳王,一旦那口氣泄了,再要提起來就難。該籠絡就籠絡。
謝籀拉著媳婦兒的手,意思是把謝謖當牛使?他有這個度量。
襄王和景王來,就看大哥二哥兩家相談甚歡的樣子?還有別的兄弟插丶不進去的味兒。
景王不知道心裏怎麼罵大哥,又被二哥小恩小惠籠絡了。謝燠就是這麼陰險!
吳王特別淡定。
當大趙第一王不好嗎?暫時還在宋王下、那畢竟長了幾輩。
有宋王的威望,在皇室也是蠻有話語權。
吳王不圖別的,就替老爹將謝家看好。
看青蛾老拱著大嫂,所以吳王這大伯還是有地位的。
襄王和景王跪下。
當今看青蛾,想怎麼來一波?
謝謖眨一下眼睛,聖人對青蛾太好了。
桓樾沒恃寵而驕,這會兒氣也差不多消了。
或者說懶得為一般人費腦子,她這會兒困的不行。
當今年紀大了、更困。
襄王和景王準備硬抗。
當今挺幹脆:“去奉先殿外先跪三天。”
吳王覺得挺好,他年紀最大,該回去睡美容覺了。
有事兒明天再說,不行了後天、大後天。
別的都是小事,收拾襄王、景王才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