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天文數字(2 / 2)

不過,有人統計,每天一百萬部的手機銷售,這已經創造了世界手機銷售史上的奇跡,就算是當年的蘋果也沒有達到如此的高度,而當時蘋果公司卻是麵向全球

如果華為公司麵向全球的話,那得是多少錢?

沒人能夠預測和計算的出來,好在,各個競爭對手發現新移動用的網是自建的新網,如果沒有那個塔基的支持,他們的新業務開展不到國外去,心下稍安。

和聯通的門可羅雀相比,移動各營銷點上人山人海,而個人手機業務早就綁定到了華為手機上,在移動門口圍著的人都是各種數據用戶。

於海波拿到各地區的報告,一臉的不敢相信,不到十天的時間,移動在各地簽下了五萬億華幣的各種數據應用合同,當時收到首年款就達到四千華幣

再看時代華為那邊兒,銷售更是強勁無比!

隨著新華為公司的不斷推出新機型和新網服務。竟然有一半的原三星、蘋果銷售商也轉而經營起華為的產品,將三星、蘋果之類的扔進了垃圾堆。再也沒人去多看一眼。十天內共銷售出各型手機一千百萬台,接受現金預訂一千萬台。實現日利潤翻了一千倍!達到了一天一個億美元的標準,這種情況也許隻有當年三星s3有過如此的輝煌!

華為公司數千職工歡聲雷動!

看著新老板提供的全封閉式的手機零件生產設備,他們所有的工人隻要將自動化組裝完成的內核將上各種各樣的外殼和外形,這等如此簡單到家的工作就創造了驚天的利潤,讓原來的工人歡喜的同時又不免對自己的前途不看好,畢竟這種高度的全自動化生產,他們原來這些零件工人還有用武之地嗎?不過,就目前而言,工資卻是連翻的幾倍上去。連續加班了幾天幾夜,卻也值了。如果未來公司不裁員就更好了

華為人看到新時代的總裁入主移動後不久就裁掉了幾萬員工,所以他們不免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不過,也有人分析,移動和華為廠畢竟還是不一樣的,華為是兩端型的產業,高精尖的科技加上密集的人員組裝是分不開的,所以他們可能還有飯吃

這些,齊楓都在考慮之內。對於裁撤華為的員工齊楓卻沒有全麵推行可以全自動化生產的一些工藝,而是留下了上萬名普通的員工,與移動不同,華為的員工是實打實的在幹活的。而移動卻沾了老國企的牛叉哄哄的那股勁兒,這才被動了刀。

聯通被打壓的半點脾氣也沒有了。

通信也是如此。同時,綁定華為手機上的各種業務也引起了全球。包括三星、蘋果在內的各大手機生產商的強烈關注,華為新式手機的一些全息成影。兩地互投影等功能在別的生產商那裏還是概念,可是時代華為已經正式推出。這種打擊,可不是一點半點兒,特別是對三星、蘋果等大生產商是毀滅性的打擊,因為不管他們準備好的s10還是蘋果10,連人家手機性能的一半也趕不上,在時尚等多元素的競爭華為新手機一點兒也不落後,甚至讓他們都無法仿製,這以後還拿什麼來和時代華為競爭?

拚科技的,卻被人家的科技創新給甩出了幾條街去,這場手機市場爭奪站,在華國僅上演了十天,十天後三星退出了國市場,數千家直銷店轉而經售時代華為。

一分鍾一分錢,如此誘人的政策迅速引起了東南亞各國的關注,先行入網的是越南,因為隻要加一座基塔,這個國家的通信網就可以全部被移動覆蓋,之後是鄰近的老窩、太國沒誰會和錢過不去,商家和政府都看到了大把的錢財,至於信息保密?政府和軍方可以不用,可是卻擋不住老百姓要用,不似某些國家那般管製的極為嚴格,越來越多的民營通信公司爭著要和移動合作跨國通信業務。

在一分鍾一分鍾背後,卻是驚人的節省成本和擴大千倍的業務量單位價格少了,可是總量卻會至少擴出千倍,就算一分鍾一分錢,那通信公司得到的收益也是驚人的天數字!

華為的工廠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不斷的擴建,五天上線生產的速度也讓同行們徹底無語,有人去看過他們的生產設備,全封閉式,就連原料也都是粉末顆粒狀,根本不知道手機是怎麼造出來的

約翰聽到總部財務總監的彙報,當即有些大腦當機。二十天的時間,移動突破日運營十億美元、華為銷售達到日利潤五億美元

“我的神呀,這,這是真的嗎?天數字呀!”約翰這個見慣了錢的人都已經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