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顧柒和顧怡便帶著林文宣去了府衙,求見知府大人。

到了府衙門口,林文宣給門口的官差行了個禮:“大人,麻煩通傳一下,就說學生林文宣求見知府大人。”

林文宣的名字,在府城還算是比較有名的,那官差自然是聽過的,見這小神童親自過來了,也沒敢耽擱,急忙進去通傳了。

不多時,知府大人便從府衙裏出來親自迎接:“文宣,今天怎麼有空過來了?”

看到林文宣身邊的兩位姐姐,他也和她們打了招呼:“兩位姑娘,不知今天過來,是……”

“知府大人,我和姐姐是陪文宣過來的。”顧柒開口解釋道。

林文宣也適時地開了口:“大人,學生有一事,想求大人做主。”

見林文宣說得誠懇,知府大人急忙將幾人迎了進去,讓他們坐下慢慢說。

林文宣雖然年紀小,但到底是讀了不少聖賢書的,整件事說下來,倒是有條有理,知府聽了,眉頭也皺了起來。

“文宣,你這父親,可是從來都沒養過你一天的,你怎麼知道得這麼清楚?”他問這話,一半是好奇,另一半,其實是存了為難林文宣的心思的。

但是以林文宣的聰慧,豈能瞧不出他是什麼意思?他隻思索了一下,便從容地回答:“回大人,學生在家裏的時候,母親和姐姐雖然從未細說過,但是學生也能猜到一些。”

“再加上之前在鎮上住的時候,也聽過一些那家人的事,結合起來,知道的便多了。現下出了這樣的事,姐姐們怕影響我讀書,本是想瞞著我,自己去報官的,結果不小心被我聽到了。”

林文宣這些話,雖然一句都沒有說顧有祥的不是,但是知府卻知道,這男人能夠因為一個姓氏就拋妻棄子,想來也不是個好的。

“那你可怨你的父親?”他又問道。

這回,林文宣想的時間長了一點:“回大人,學生其實是有些怨的,但卻不是因為自己。”

“雖然和生父從未見過麵,他對我也沒做過什麼不好的事。但是學生不笨,知道他一定是傷過母親和姐姐的心的。”

“但是現在他屍骨未寒,害他如此的人卻還在法外逍遙快活,學生以為,這事件該有個公道。”

聽林文宣說完這些,知府忍不住拍手說道:“好!這事件的確該有個公道!兩位姑娘,你們可有證人能證明這些?”

看到知府大人的態度,顧柒知道,這件事是成了,點頭回答道:“回大人,民女之前是準備直接報官的,自然是找好了證人。”

“鎮上福川酒樓的掌櫃、顧家村的村長、還有牙行的嚴婆子都能作證。”

知府點了點頭,果然,林文宣的這兩個姐姐,也都是做事有條理的,這樣的家庭,能養出林文宣這樣的孩子,也不奇怪。

“你們先回去吧,這件事,三日之後,本官自會給你們答複。”說罷,便吩咐人下去調查清楚,把人抓回來,又送了他們姐弟三個出了府衙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