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劍修,對於內劍法器,喬古自然是認識的。
所謂內劍法器,其實是相對於外劍、兵器而生的一種說法,本質上,還是法器。
而這,就要說到劍修的根源來曆了。所謂劍修,並不是說大凡用劍的修者就能稱之為劍修,劍修,其實是兵修的一個流派。
兵修者,極致於一道,極情於兵器,甚至在突破築基期以後,會選擇將自己的兵器煉製成可縮小收納於體內的本命靈兵,以自己的法力與靈識日夜蘊養,以求心意相通。
隻有可以收納於體,作為本命靈劍蘊養的兵器,才能稱之為內劍法器,否則,即便這一柄靈劍能夠認主,即便它再是鋒利、再有靈韻,也隻能稱之為外劍兵器。
當然,也隻有蘊養了內劍法器的修者,才能真真正正地稱之為劍修,屬於兵修大脈之中的劍修一列。
傳聞之中,兵修此道修至極限之時,本命靈兵甚至能生出靈識來,以人之道,創化生之能,這已是仙人一般的手段了!
劍修的極致,乃是修出一柄具備靈識的仙劍來,喬古在典籍之中窺見此道之介紹時,自然也曾心生過希冀來。不過,對於如今的喬古而言,這些事情對他還是太早了些。
所謂兵修、法修、丹修等等,這些都是修者追求大道的一種途徑,而此時的喬古,還並沒有就到達那個程度了。
一個修者,需要到達築基期圓滿以後,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突破築基期,才能選擇自己的道路。
然而,築基期之前的修者們,還有相對統一的修為定位,突破築基期以後,因著不同修者的道路不同,便已經不再有全盤統一的修為定位。當然,同一類型的修者,還是各自有自己的領域體係的。
比方說兵修們,煉製本命靈兵,置於體內蘊養,本命靈兵越發強大的同時,兵修們的修為也會更強大,直至本命靈兵化生出最初的一抹靈識來。這一整個過程,便需要修者不止百年時間的修煉,此時的兵修們,已經突破了築基期,卻又未到道行大成的合體期,故而便被兵修們稱作通靈期。
無獨有偶,最早的丹修們煉丹入體,蘊養本命金丹,與兵修們的修煉法門其實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不過丹修們不像兵修們那般極端,極情於本命靈兵,甚至要將它們蘊養出靈識來,而是將靈藥精華不斷淬煉,在此過程中,從最初的本命內丹煉化成本命金丹,肉身也能因此鍛煉成金剛不壞的鼎爐,故而便被體修、丹修們稱作金丹期。
類似的還有法修們修煉靈識以強韌魂魄的化神期;乃至一些更極端的修行者,不修肉身、隻修靈魂,最終靈魂脫殼,完全拋棄肉身,稱之為元嬰期;還有那些妖獸們生了靈識,修為漸漲,到了極限,化形成人,便稱作化形期。
無論是通靈期、金丹期,還是化神期、元嬰期、化形期這些等等,都不過是不同類型的修者,對於確定自己修行之道以後的一個總稱。
這些稱呼,均是各門各派的一家之言,還是後來各國不同的修士相互流通以後,才知道居然還有這麼多各種亂糟糟的稱呼。而這,自然是不適合交流的,便有大能修者提出要統一一下稱呼了。
然而,即便過去的曆史上已經有大能修士出來討論要統一一下修為定位的稱呼,不過最終依然是留下了一個大的境界沒辦法統一,隻能盡可能地合並,留下部分有代表性的名稱來。
主要是這一個稱呼確實難以定名,比方說就叫金丹期或者通靈期吧,又不是每一個修者都是內修金丹或者本命靈兵的法門,同樣的問題,自然還是會出現在化神期、元嬰期、化形期等等名稱之上的。
到最後,也隻能維持不同修者的大道都保留自家原本的體係名稱,隻有再次取得突破以後,需要將本命靈兵、金丹等等煉化入體或者窺見道法、修煉大成的那一部分修士,又再統一稱呼為合體大成期。
說這麼多卻是扯遠了,如今放在喬古麵前的問題是,無塵劍乃是一柄內劍法器,對於如今的喬古而言,他一個連築基期都還沒到達的小修士,是沒辦法淬煉認主,收於體內的。
田邱之所以跟喬古嘮嗑這一通,便是想讓他知悉這一個頗為要緊的問題。
“喬兄啊,不是我有心在為難你,實在是你現在的情況啊,有些太特殊了。”田邱坐了下來,這一次他並非在使什麼話術,而是真心跟喬古說著心裏話:“你說你一個小小的煉氣期的修者,正常情況下,二品的靈劍也就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