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照嚴突然笑了,朗聲道,“周南同誌,我這個人說話比較直,嗬嗬,我就直說了。”
周南微笑點頭,心道你一個市高官大人,怎麼可能“比較直”,之所以采取這種直來直去的態度,想必是另有所圖。
“寧山縣我還是比較熟悉的……這個縣是全省有名的貧困縣,就算是在中南貧困地區,它的排名也是很靠後的。不要看同是貧困縣,但寧山縣跟我們孟家灣的光縣相比,經濟總量起碼差了一倍。”
“寧山縣幾乎沒有一點工業基礎。當年我曾經在寧山縣跟當時的縣委白書記說起過,我說寧山縣要想真正發展起來,必須要改變寧山縣缺乏工業基礎的現狀。要不然,經濟發展和脫貧致富就等於零。要想讓老百姓從地裏刨食刨出小康,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周南同誌是寧山的父母官,我這話沒有說錯吧?”
周南笑著點頭,“嗯,葉書記說得很對,寧山縣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要大力發展工業和第三產業,徹底改變單一農業縣的麵貌。”
“因此,短短幾年之間,現在的寧山縣突然變成了全省經濟發展的典型縣,中南地區招商引資的模範縣……我總覺得有些言過其實。不過,我這一趟來海都,專門從寧山走了一圈,給我的感觸很深,確實變化太大了。”
“工程建設如火如荼,好幾個項目都已經完成投入運營……圍繞你們那個市場物流園項目還有那個服裝工業園項目,依托這兩個工業園區的規劃發展,已經初現了一個新城區的雛形。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寧山縣是想以此為中心,逐步建設新縣城……”
葉照嚴的眸子裏閃爍著某種神光。
不能不說,他看得很準,周南正在逐步推進“兩大園區”輻射周邊地區的整體工程,99年和2000年寧山縣的城市規劃重心就是放在這裏,周南準備利用三年的時間,在兩大產業園區所在的東部地區,重建一個新寧山縣城。從現在的發展情況來看,或許都用不了三年時間,就能從平地上憑空崛起一座新城。
因為服裝工業園項目的投產和市場物流園的投入使用,寧山已經成為周邊地區的服裝設計和生產基地,各種農產品、煤炭、礦石等資源性產品的區域集散地,而與之相配套的設施正在逐步完善,新城的雛形漸漸顯現出來。
物流園引進來的周邊商戶數百戶,這個數字還在逐步擴大提升中;而服裝工業園項目則從當地招聘了千餘名工人,大大拉動了寧山縣的就業。如果再加上圍繞兩個園區的那些附屬行業,比如餐飲服務,單單是這兩個項目起碼解決了寧山縣數千人的就業問題,上千萬噸的貨物吞吐量和上萬人的客流量,對於縣域經濟的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可想而知。
這個推動力會與日俱增,可以預見,一到兩年之後,寧山縣財政收入因此實現“倍增”一點問題都沒有。
“嗬嗬,葉書記眼光很準,我們的確是有這麼一個不成形的想法,暫時還在完善規劃,嗬嗬。”周南笑著,深深地凝望著葉照嚴,眉梢卻是不自然地揚了揚。
他實在是弄不明白,葉照嚴把他找來,跟他大談寧山縣的經濟發展,意欲何為?
但他的這份疑惑並沒有保持多久,因為葉照嚴的真正用意就從他接下來的話裏隱隱露了出來。
“寧山縣大發展的時間,正是周南同誌去寧山任職的時間。這兩年以來,周南同誌在寧山大刀闊斧地推進招商引資,據說累計引進項目投資已經高達6個多億!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寧山縣98年全縣財政收入不過2000萬,而周南同誌一人引進來的項目投資就相當於寧山縣30年的財政收入。”
“由此可見周南同誌對於寧山縣經濟發展居功厥偉。如果這樣的成績和貢獻,還不夠破格提拔的資格,那麼我隻能說寧南市委的同誌們實在是有些……”葉照嚴微笑著說到這裏,突然停頓了一下。
“嗬嗬。”周南笑了笑,心裏卻是暗暗明白了幾分——搞了半天,這孟家灣的市高官是跑來挖寧南市高官馮波濤的牆角來了,想要讓自己跳槽去孟家灣工作?真虧這位書記大人想得出來!
“周南同誌,孟家灣同樣也需要你這樣有能力有幹勁的年輕幹部,孟家灣的人民需要你這種基層經濟發展的帶頭人啊!不知道周南同誌對來我們孟家灣工作有沒有興趣?”
葉照嚴嘿嘿笑了起來,“最近我們市裏也在調整各區縣的黨政幹部班子,如果周南同誌肯來我們孟家灣工作,作為市高官,別的我不敢說,一個縣區行政一把手的崗位、一個更加廣闊的舞台,還是能夠保證的。”
“我同時還可以私下跟周南同誌表個態,隻要周南同誌肯來,我們市委市政府肯定會對周南同誌委以重任獨當一麵……”葉照嚴聲音平緩,卻刻意加重了“獨擋一麵”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