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到前方情況的時候,我和華子兩人都傻眼了,墓門前麵出現了一堵非常嚴實的牆,如果在旱墓中,這種事情基本上是我們的家常便飯,可這裏是沉船葬,這就顯得不正常了,而且這堵牆仿佛一直都在這裏,從來都沒有移動過,而我們也像是從這堵牆穿過來的一樣。
可如果要設計移動墓牆的話,那麼必然將會占據沉船葬的一大部分空間,如此一來,那麼主墓室所用的空間就小了很多,這是我們沒有想到的。
這個機關的出現讓我感覺有些不太對勁兒,因為像這樣複雜的機關一般都會出現在皇陵之中,然後我就聯想到了汪藏海,他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家、風水師和地理學家,在明代的時候深受朱元璋的信任,明祖陵的修建便是有此人的參與,不僅如此,還有澳門規劃以及紫禁城,他都是參與者。
在解放初期的時候,曾經就出土過一個明朝的沉船葬,它便是出自於汪藏海之手,因為這個沉船葬便是他為自己準備的,而沉船葬早在他換名字的時候或許已經就奠定,因為他叫汪藏海。
汪藏海原名實際上並不叫這個,而是名為吳中,他知道自己五行缺水,外加明朝時期皇帝給他賜予的姓氏,所以自己改名為汪藏海。
這個建築和風水早已頗深的人引起了我的興趣,因為我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就是風水師不一定是一個建築師,但建築師一般都是風水大師,畢竟在建築上,要有很多的注意事項。
比如在開工前需要殺機鳴炮,或是找一些法師做做法事,以及請一尊神佛之類的放在建築工地裏,雖然也有很多人並不懂在那裏照貓畫虎,但這樣建造起來的房子一般都會發生一些讓人難以解釋的事情。
我來到牆體跟前伸手摸了摸,發現這堵牆的材質不是一般的泥料,於是從背包裏拿出匕首在上麵劃拉兩下,得知,這是一道銅牆,上麵還有當年人們鑿過的一些痕跡,真可謂是應了那個成語,銅牆鐵壁。
又去牆體的其他地方劃拉兩下,仔細用手電照了照後又發現一個問題,雖然在上麵有銅的屬性,但卻又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銅牆,隨後我連忙返回去,來到那尊邪佛跟前,這時候的邪佛也跟著出現了變化,因為之前眼睛沒有的黑色又有了黑色,下麵蛇形座台也變成了蓮花。
幻象?我仔細的看了看,發現這並不是我的眼睛出現了幻覺,而是因為這佛像轉了個身,也就是說,這是一尊雙麵佛,其中一麵是正常慈眉善目的佛,而另外一麵便是邪佛,這一幕驗證了我心裏的猜測,這是一個機關,這樣的話,我就有譜了。
其他人過來看到我滿是信心的樣子都紛紛一臉的疑惑,以為我吃傻了,華子對我叫罵:“大飛,你他娘的這是怎麼了?不就是一堵牆嗎?也不至於絕望成了神經病吧?”
我沒有去懟華子,而是笑著指了指佛像,把我心裏推測的事情和眾人說了一遍,他們一聽後,然後到佛像的後麵一看,果然如此,紛紛同意我的猜測:“現在我們隻需要把佛像轉回另外一邊,那麼牆自然會移開!”
說幹就幹,華子表現出力大無窮的樣子對旁邊的人說:“兄弟姐妹們過來搭把手!”
我們幾個人分成四隊分別站在佛像的四角,一用力,佛像便開始發出哢哢齒輪和齒輪相互之間咬合的聲音,然後佛像便回歸原位。
當我們再次來到之前墓牆地方的時候,那道墓牆果然消失不見,這種機關讓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這樣的設計難道說是為了困住少部分下墓的人或是無法推動佛像的人?諸如我們這種人多可以推動佛像的隊伍就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