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陽城青苗觀-3(2 / 2)

“泰國大青芒,要不要吃?”

文北言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

“謝謝師兄,我來削皮。”

卓斯弈本來以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但是沒想到過了兩天,他半夜起床,卻從房門的縫隙裏,發現文北言的房間燈亮著。他下意識的抬頭看了眼鍾,都快三點了。

是忘記關燈了嗎?卓斯弈上前輕輕敲了下門。

開著燈睡覺容易醒,如果是文北言忘了,他就幫他關上。

但他沒想到,裏麵卻傳來了應答:“請進。”

他推開門,發現寫字桌上攤開了筆墨紙硯,台燈下,文北言正在寫毛筆字,滿篇的蠅頭小楷,大小好像拿遊標卡尺量過,公正規整,一模一樣的大小,讓人望而興歎。

卓斯弈本想說這麼晚了別寫了吧,但一想,決定還是由著他去好了。

“寫的什麼?”

“道德經。”

文北言信筆寫來,既沒有臨摹的字帖,也沒有供參考的文檔內容,筆意和文字都在他腦子裏。

如果文北言不想在豐元幹了,以他的學識造詣,去考個考古專業或者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研究生,再繼續往上麵讀,到博士,爭取大學留校任教,也是沒問題的,並不是隻有在豐元一條路可以走的……

他腦子裏亂糟糟的想著,不期然,迎麵對上了文北言的目光。

原來文北言不知何時已經停下了書寫,轉頭看著他。

“你繼續,我就是看看。”帶著一絲被抓包的狼狽,卓斯弈嘿嘿的笑了兩聲,但是文北言並沒有繼續寫,反而拿起墨,在硯台上磨了起來。

這個文北言實在是太陌生了,是卓斯弈從來沒見到過的、2000年前的文北言。

鬼使神差的,卓斯弈上前一步,說:“我來磨吧。”

文北言抬起視線看了他一眼,他的眼睛亮得好像恒星,有許多的情感在其中,你卻隻能感到美不勝收。

卓斯弈磨墨,文北言繼續寫,有好一陣,兩個人誰也沒說話。卓斯弈突然覺得,不論文北言半夜不睡覺寫這篇道德經到底是因為想散心,還是有別的目的,都不重要了。就在此時此地,這一盞燈下,隻有他們倆,就夠了。

文北言默默的寫完一張紙,放下筆稍稍休息了一會兒。卓斯弈一直站在他桌邊看著,看他毛筆的一撇一捺一勾一畫,看在間架結構裏的生滅榮枯,現在一張紙寫完,攤在寫字桌上幾乎覆蓋了整個桌麵。更奇妙的是,在筆墨之下,有一股強力又工整的韻律在流淌,從任意一個字看進去,都能感到一種大音聲稀的節奏,將你團團裹挾在其中。

卓斯弈看了一會兒,越看越覺得妙不可言,癡癡迷迷,移不開眼光。他這時才明白,為什麼第一次在五方觀,趙清明會提出,請文北言抄一篇道德經給他。

道德經凡五千餘字,即便是抄得慢,也就兩三天的功夫。但這通篇下來,書法造詣不說,流淌在文字中的道韻,對修道之人來說,才是受用不盡的無價之寶。

“雖然人不去,但禮節要到位,否則人家會記恨到你和豐元頭上。”文北言淡淡的,聽來無悲無喜,似乎隻是在陳述一個簡單的事實,“這一幅字,我盡快寫好之後送出去裝裱,送給他們,就是你我的心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