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大唐西軍的故事
有熱心的網友老打聽大唐歸義軍的故事,作者覺得還是有必要一次性交代清楚。
說起吐火羅國,波斯國,大食國,吐蕃國與中原的關係和歸義軍的由來,就得從大唐西軍的故事講起。
公元618年,大唐在長安建都立國。
公元695年,在武則天時期,大唐的版圖麵積達到了1241萬平方公裏,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疆域東邊到了朝鮮半島,西邊到了中亞鹹海,南邊到了越南順化,北邊到了貝加爾湖……
為了有效管理龐大的疆域,大唐中央政府發明了一種二元製行政區劃。
在帝國的內地腹心,仍然使用了秦漢的郡縣製。全國共設有十五個道、三百二十八座州府、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縣。
在帝國的邊疆區域,則創造性地建立了都護府。全國共設立了單於、安北、安南、安東、安西和北庭六大都護府。
每個都護府的轄區都挺大,少的幾十萬平方公裏,大的甚至幾百萬平方公裏,比現今南方的幾個省麵積都大。
公元630年,大唐置單於都護府,主要用來安置內遷的東突厥單於和族人。
一共設有6個都護府,轄區南到黃河、北臨大漠,麵積有100萬平方公裏。
公元646年,大唐置安北都護府。
一共設有6個都督府、7個羈??州,轄區主要在東突闕汗國舊地,包括了蒙古和西伯利亞,最北端是貝加爾湖,麵積有300萬平方公裏。
公元679年。大唐以交趾都督府改置安南都護府。
一共設有5個都督府、13個州、39個縣、32個羈??州,首府為河內,轄區主要包括了廣西一部、雲南一部和越南北部,麵積數十萬平方公裏。
公元668年,大唐置安東都護府。
一共設有9個都督府、42個州、100多個縣,首府為平壤,轄區主要包括了遼東半島、庫頁島和朝鮮半島大部,麵積超過一百萬平方公裏。
公元640年,大唐置安西都護府。
一共設有16個都督府、80個州、110多個縣,126個軍府,轄區主要包括了XJ天山以南、克什米爾、中亞五國、吐火羅阿富汗和波斯伊朗一部,麵積超過300萬平方公裏。
公元657年,大唐置北庭都護府。
轄區主要包括了XJ天山以北、巴爾KS湖以西的廣大地區,麵積近100萬平方公裏。
所以這麼一看,吐火羅國阿富汗和大唐確實曾在曆史上結過緣,或者直截了當說,曾是當時安西都護府轄區的一小部分。
安西都護府,曾是一個很牛的存在。
公元640年,大唐名將侯君集驚走了西突厥,嚇死了投敵的高昌國王,隨後在高昌故地草創了安西都護府。
說起來當時草原上也挺亂的,各個遊牧勢力互相攻伐不休。
因為背靠大樹好乘涼,安西都護府的治下可以安穩度日,中亞的各民族逐漸就拖家帶口的依附了過來。
這也歸功於大唐的民族政策極為包容,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公開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為父母。
這也就是說,在安西都護府的治下,各民族是平等如一的。
所以當地的各民族,也逐漸習慣於依附大唐,學習唐言、開展貿易、享受文明。
特別有所謂的昭武九姓,也就是九個在沙漠綠洲上的國家,包括了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還主動開始了與中原漢人的融合。
如此一來,絲路也就暢通了。滾滾的商機,給中亞帶來了蓬勃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