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
朱閬身著龍袍,坐上龍椅。登基大典開始。
由內侍夏國祥宣禮。
宣讀皇帝即位詔書:
“丙戌歲,十一月十八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為祖宗雪恥,解民生塗炭,俯順闔國之請,宜奮大勇,以號令天下!……”
接著宣布次年改國號永曆,駢四儷六,追父為端帝,封母為太後等,洋洋數百字,並冊封瞿式耜兵部尚書,呂大器為大學士,李定國為晉王等,其餘百官,擇優量才,不一一列舉。
同時不選宮人,大赦天下。
群臣及賓客三呼萬歲。
禮畢,朱閬與民同樂,步下皇宮。
文臣武將,使節賓客如眾星捧月般簇擁新帝,聲勢浩大的步入肇慶城中大道,先巡示披雲樓,又向閱江樓行去。
此時明室南遷,戰事頻仍,登基大典也與眾不同。
朱閬親自開發的二十四門遠距大炮,身披紅衣,威武不凡的一字排開,立在閱江樓前的江邊。
瞿式耜上前呈上火把,朱閬龍行虎步,顧盼生威,親自點燃火繩。
“轟隆隆”響過,大炮怒吼聲中,二十四發錐型彈頭咆哮著飛越西江,以驚人的距離遠遠的落在對岸,泥沙飛濺,如此威力,令在場文武百官,賓客百姓均震懾當場。
片刻,眾人山呼“萬歲”。
自崇禎帝崩,大明朝廷第一次顯示了天朝大國的威嚴,聲勢驚天動地!
朱閬與文武百官的共識是,隻有反攻清廷,光複北京,才是真正的朝廷大統,因此在肇慶不建宮室,不大興土木,各機構均合署辦事。
唯反清複明為大事,因此把兵部設在閱江樓,除管理軍務,也專事收集明軍殘部。
這個簡單又隆重,別開生麵的登基大典,前所未見的燃放實彈新式火炮的舉動,引起了舉世空前的關注。
不出一月,各地來投的明軍散勇等竟達六萬餘人,馬兵,步兵,水軍,炮兵不一而足。
廣州,肇慶兩地來投的戰船達兩千餘艘,甚至還有火炮五百餘門。
永曆朝廷終於崇禎帝崩後,第一次重振了大明軍民的士氣。
而此時李成棟與金聲桓在江西,利用朱閬研究的新式大炮,對贛州狂轟濫炸,令清軍第一次感到了永曆朝廷的力量。
整個南方終於穩定下來,隱隱現出反攻之勢。
對於李成棟,朱閬並不擔心,此人雖是反複小人,既然因為官職與信任問題與清廷反目,朱閬給以極大的關注,不但封官,還足餉供應,提供新式大炮利器,讓他更起勁的去攻江西。
但佟養甲卻如朱閬的心頭之刺,此人世代反明,雖然形勢所迫與李成棟一起反正,卻無法信任。
佟養甲對現狀也十分不滿,隻得一個虛職,毫無實權,還得躋身於以前的下屬之下,鬱悶欲死。
甚至上書給永曆帝,表達了“要麼用我,要麼殺我”的極端思想,朱閬更欲殺之而後快。
但眼下各地來投的力量頗為複雜,既有明軍的散兵遊勇,也有之前各地起事的義軍,還有降清反正的官兵,此時殺佟養甲,不免令人寒心,對反清大業不利。
幾番思索,心生一計。
突然想起,袁彭年仍在軍中,於是下了一道密詔,令錦衣衛暗中傳遞。
袁彭年成功策反李成棟後,居功至偉,也是十分的得意,永曆登基後,屢次嘉獎,風光無限。
一日突然有錦衣衛求見,送來皇帝密詔。
上邊卻是廖廖數字:
逸馬殺犬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