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同學王天芸曾打過一次電話給我,她對我目前的情況並不清楚,所以在電話裏告訴我卯針現在過的並不快樂。
從她的敘述中中明白她是想我和卯針重新接觸,即便不能再在一起,也可以安慰卯針。
對於這事我是明確的給予了王天芸明確的答案:已經完全不可能,不要說我現在已經和琳琳在一起,就是沒和琳琳在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琳琳知道情況後既高興又憂愁。
高興的是我毫不猶豫的拒絕,憂愁的是她怕因為卯針我們糾纏不清!
為了打消琳琳的顧慮,我幾乎算是搬到了琳琳那裏去住。
放暑假了。
在暑假的前十天我和琳琳去了她的家,我們一起甜蜜的遊玩,快樂地生活。
在這裏,我的嶽父嶽母提出讓我和琳琳早一點結婚,他們可著急著抱孫子呢!
我心裏無比感歎:都說城裏的人勢利,但在琳琳的家裏我卻看不到這現象。
為什麼鄉下人卻又不言自己的現實呢?
避重就輕或許就是人的本性!
琳琳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就領證結婚,這是不是“農村的人想進來,城裏的人想出去”!
從內心來說,我還是想緩一緩,但我又想如果能讓琳琳開心又有何不可,所以我沒反對。
想想自己這一路走來,宛如路邊的一株小草,又勝似那一株幸運的山花。
在塵世中做一朵小花,靜靜的開在時光中,即便不美麗,也要有修養,即便不豔麗,也要有內涵,生命的豐盈在於內心的飽滿,生活的美好緣於一顆平常心。
當然,琳琳也和我說在適當時候希望能把我父母接來與她父母見麵,雙方家長坐下協商一下我們結婚之事。
琳琳告訴我:“傑,我希望得到雙方父母的祝福,我這邊的父母沒什麼問題,但我真怕你那邊爸媽不接受我。”
我告訴她怎麼可能呢,雖然我的父母在農村,但我的父母特別是我父親並不是腐朽之人。
“可我聽說你們農村人對城市的女孩很排斥!”琳琳有些擔憂地說。
我摟著她說:“放心吧,我們家不是那樣的,寶貝。”
經過我的解釋和安慰,她才稍微安心的緊貼著我入睡。
其實我也了解、聽說一些有關農村出來的孩子和城市姑娘結婚後的矛盾,城裏的姑娘看不起農村的公婆,農村的公婆又看不起城市姑娘的嬌氣!
老實說,要說我一點兒擔心也沒有,那是騙人的!
但我又有自信,因為我對我的父親和母親特別了解,他們還是開明的,特別是我的父親,從代課老師通過考試轉民辦再到轉公辦,已經看的很開,如今教出去的學生真不少,還有我嫂子也是縣城的,他們如今不是一樣相處的很融洽嘛。
因為琳琳也提出要和我領結婚證,所以十天後琳琳和我回老家看父母,在老家琳琳表現的非常隨和、自然,一點也看不出她是大城市的大家閨秀、才女,這非常難得。
因為琳琳這不是第一次來我老家,所以琳琳和家人也非常熟悉,她們相處的非常融洽,從她與父母在生活和飲食上的交流來看,並沒有什麼格格不入的。
“對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的差異在他們身上並不存在。
這天吃過晚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琳琳突然說:“爸、媽,我和振傑想接您們去我們那去玩,順便和我爸和媽見個麵可以嗎?”
她的這一提議不僅我父母詫異就是我也非常詫異,因為她也沒事前和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