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又獲重寶,掌摑賈張氏(求訂閱月票)(1 / 3)

青花是一個瓷器品種,初始於唐代,那時候的青花工藝簡單,一般都是瓷器中有一兩小撮簡單的青花。

後來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在元代時青花技術逐漸成熟,青花瓷鼎盛於元代。

所以唐宋元明清青花裏,元青花,是價值最大的。

青花瓷的製作工藝十分複雜,不僅需要獨特的燒製技術,還要看天氣,溫度,濕度,等條件。

所以想要燒製出來一個完美無瑕的青花瓷,需要的是天時地利人和,需要的是機緣巧合。

常常一窯成百上千個,難出來一個上等的青花,大多是殘缺不全的。

換句話說,青花瓷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眼前的這個青花瓷,竟然高達60多公分,這個尺寸,已經是很罕見的了。

再看瓶身上天青色的花紋,那花紋與白瓷相交,看起來渾然天成,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鄒和湊近了觀察了一下,花紋仿佛用筆描上去的,一點瑕疵也看不到。

這造型,成色,品相,色澤,整體效果……等等。

讓鄒和不由得想起了一個詞——巧奪天工。

說完了工藝,再說這價值。

這樣舉個例子吧,造型無暇的元代青花,在二十一世紀,價格幾乎都是以小目標來計算的。

而這款的大小以及整體效果來看,鄒和估摸最低五個小目標以上,甚至更多。

真的沒有想到,竟然能在這裏,碰到元青花。

而且還是這麼大隻的。

鄒和心潮澎湃起來。

“怎麼樣?”四百斤叫做闊爺的人,開口問道。

“咳咳,”鄒和激動的內心,當然不能表現出來,古玩這行當,喜怒不形於色是基本準則,表現的太過明顯,對方肯定是要開宰的,當然,這是一個真真的好貨,對方顯然是知道的,鄒和也不能故意貶低,隻道:“這個看起來是不錯,貨挺好的,造型也好,就是主要是太大了,收藏風險很高的,現場古元市場也不景氣,有點錢,買回家藏起來也可以,就是不知道,你這青花,要價多少?”

鄒和不動聲色的,看以隨意的,問了問價格。

“這個,您是真買嗎?”闊爺一看就是個老手了,他也不著急報價,而是反問道。

“你這叫什麼話啊闊爺,”馬嘟嘟站了出來,道:“我和子哥當然是真買了,主要是你這價格,要合適才行呐,你得給一個公道價。”

“對,”鄒和笑道:“如果價格合適,我買個玩玩也行,太貴了可不行,畢竟現在的行情,大家也都知道,把這玩意收藏起來,又怕磕怕碰了,未來能不能有價值,還都是賭,賭也不能賭的太大呀?”

此言一出,闊爺眼珠子轉了轉,伸出五個手指:“這樣吧,既然是真心想要,我這也缺錢用,我就不給您胡報價格了,我直接來個底價,最低這個數,五百元!”

一聽這話,鄒和當即放下了心。

還好,對方的要價雖然不低,但對於鄒和來說,倒也輕鬆。

五百塊錢,賺幾個小目標,這生意能做。

畢竟鄒和今天早上剛簽到了三百元。

當然,心裏這樣想,嘴上可不能這麼說。

“嘶!”鄒和倒吸一口冷氣,道:“好家夥直接開口要五百元,闊爺您這要價可是真夠猛的,這五百元夠一個一級工不吃不喝幹兩年的了,這價格也太高了呀。”

“……”挺了挺肚子,闊爺又道:“最低了,你看年我這肚子,一天得吃幾十個饅頭,五百元也就是我一年的飯錢,我也就是討口飯吃,根本沒有什麼利潤,這玩意我收起來也貴啊。”

“敢問下闊爺,這是在哪收的,收了幾年了?”鄒和又問。

“是我爸收的,起碼得有個二三十年了,說是在一個清朝沒落的三品大員後代家裏收的,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闊爺撐著四百斤的身體,站了一會兒就累的氣喘籲籲的了,隻好坐了下來繼續說:“所以你看呀,收了幾十年,賣五百塊,也不怎麼賺錢呐?”

對方這話,到給了鄒和一個突破口。

確實,按對方的邏輯,收了幾十年了,換五百,還真不咋賺錢。

但在鄒和的角度就不一樣了,這東西是這胖子的爸爸收的,那對於這胖子來說,這玩意就是個父親的遺產啊。

既是遺產,說明就不要什麼本錢,賣多賣少,這胖子都是賺的。

“也是,你說的也對,站你們家族角度來說,幾十年了賺幾百,也真不多,”鄒和順著對方的話音說到這,話鋒一轉:“但咱換句話說,幾十年了都沒有人來買掉,會不會咱的報價,太過於高了?我想這麼好的東西,來看過的人肯定不在少數,幾十年了都不成交,就是證明要的太貴了呀。”

此話一出,闊爺神情一變,思忖起來。

許久,闊爺喃喃道:“你說這話,我不跟你抬杠,也確實是這個理,隻是這玩意我爸收的時候也不便宜啊,花了十個大洋呢,十幾塊大洋換現在幾百塊,也隻能算是保本吧?另外我也確實喜歡這個大青花,主要是少見,我在整個BJ城都沒有見到這麼大的真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