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什麼?圍棋?三哥你不是吧?”肖涅哀叫起來,“圍棋的建模比中國象棋、國際象棋的建模難度可不是增加了一星半點呐!”
雖然在技術上,在意識上,在手速上肖涅比起宇星來都要差點,但他的眼光絕對沒問題,說圍棋建模難這話的確是真的。
這個問題不隻是肖涅清楚,就連三人中水平最次的倪妮也明白。記住她上初中的時候就隱約聽說過計算機業界的天之驕子們一直想攻克圍棋建模的事,但一直沒成。
“金同學,你確定兩天時間真的夠?”倪妮小聲問道,“這恐怕不成吧?”有鑒於宇星前麵優異的表現,她這話其實已經留了麵子。
不過被倪妮這麼一問,沒等宇星回答,肖涅反倒先冷靜下來,想想過往宇星從不打無把握之仗,好像在增強自己信心似的問了一句:“三哥,你確定能成?”
宇星擺手道:“放心,大概方向我已經想好了。”
肖涅一下子興奮起來,道:“那就行了,咱們幹!”不得不說,他這話還真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
的確,無論是建模還是編程,製造一種能夠人機對話的圍棋遊戲的難度遠遠超過了其餘棋類。
這一點其實要從棋類規則說起,任何一種棋類它都有它固定的規則,比如中國象棋的別馬腳,再比如國際象棋王後橫豎斜均可任意移動,這些就是特定棋類棋子移動的基本規則,在設計程序時,這些東西必須要考慮進去。
可圍棋棋子的規則是什麼呢?那就是沒有規則,隻要是圍棋盤上那三百六十一個點有空處,理論上都是可以點進去的。當然,眼位不算。但這樣一來問題就出現了,每一粒棋子落子的選擇何其多也,遠超象棋。
就拿中國象棋來說吧,車走直線馬跨曰,如果由電腦自身來完成判斷,它能夠選擇的點位也就那麼幾個,自然而然,它的規則模型也就較為簡單了。
因此,人們才可以製造出“深藍”,來對付國際象棋大師。人的精力有限,腦力也有限,所以在消耗腦細胞的事情上是有可能出錯的,可電腦不同,它不知疲倦,隻要按照遊戲規則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擁有深藍的計算機,在跟人下國際象棋時,它可以計算出敵我雙方十二步之類的所有變化,並把每種變化的得失以分值高低的形式列舉出來,真到了要吃子或對子的時候,它會自動下出分值最高的,也就是對棋局最有利的一種變化。
在這樣一種係統麵前,除非人比電腦的計算能力更強大並且保證不出錯,否則又豈是電腦的對手,甚至硬件性能再提高一些的話,更多步以後的變化它都能計算得出來。可對於人來講,下國際象棋時能看清十步以內所有變化的都是鳳毛麟角。
可是,圍棋不同,它的遊戲規則更趨人性化,但凡入段的高手不僅計算棋步的能力超強,對於“勢”的判斷更是遠勝於電腦。
所謂“勢”,指的就是大局觀,擁有生物神經元的人可能很容易就能感悟到這種大局觀,可電腦不行,電腦裏最基本的東西還是0和1,它隻能通過是和否來斷定一個動作的正確或錯誤,並沒有所謂大局觀這種很模糊的概念。
因此,長久以來,IBM公司搞出了超級國際象棋電腦“深藍”,卻無論如何也弄不出一台超級圍棋電腦。原因很簡單,如果依舊按照深藍的數模來構建圍棋係統的話,那麼整個超級計算機的硬件設施將不堪負荷。
落子畢竟是一個有選擇和判斷的東西,就國際象棋而言,棋子每一步可落的點都不可能超過63個,再除開一些當時情況下根本就走不到的點,平均每一步棋的可選點位也就在十六個點左右,這樣的選擇計算還在超級電腦可承受的範圍之內。
可圍棋不同,由始至終它每一步可選的落子點位平均下來都在兩百個點左右,這麼多的選擇,如果以深藍電腦的計算能力來計算,它落子下出一步棋的時間約為一年半,而這步棋還隻是一般性的正確步驟。也就是說,隨便找個業餘圍棋高手就能下得電腦找不著北。
出現這樣的情況,其最根本的原因在於計算機根本不懂得判斷大勢,簡單來說就是不懂得提前挖坑害人,所以電腦在圍棋上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法占人類的上風。
如今宇星要打破這個常規,絕不是輕易就能辦到的事情。畢竟主辦方提供的電腦並非什麼超級計算機,隻是比家用電腦好一點點的教學用電腦,所以一旦做出係統跟人下圍棋,想要以純計算勝出基本是想都不要想。
因此在硬件環境實在不咋地的情況下,宇星必須讓軟件係統具備初級的大局觀,簡單來說就是讓程序具備最低級別的智能,如此一來,加上電腦本身比人類強大無數倍的計算力,宇星估摸著這個係統怎麼著也能跟業餘棋手拚個八九不離十吧!